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7月7日上午,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oshua Angrist教授来访暨南大学,开展了题为“Intentions are Good but Instrumental Variables is Better:Rescuing Real-World Randomized Trials”的公开讲座。本次活动系“诺奖大师暨南行”系列活动,由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人口流动与劳动经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联合主办,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师生和研究人员现场聆听。讲座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邢锋与Angrist教授进行了会谈,围绕国际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邢锋与Joshua Angrist
暨南大学副校长顾乃华出席讲座并致辞。他代表暨南大学向Joshua Angrist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暨南大学及经济与社会研究院的历史和发展情况。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对Joshua Angrist教授进行介绍并对双方的合作进行了回顾。
讲座中,Angrist教授指出真实世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在执行过程中常常面临一些问题,例如部分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的受试者接受了治疗,而部分治疗组的受试者却未接受治疗。意向性分析(ITT)由于忽略了这种不依从性,往往会低估真实的治疗效果。相比之下,工具变量(IV)方法能更好地处理不依从性问题,产生更加稳定的估计结果。Angrist教授通过ISCHEMIA试验和癌症筛查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随机分配来估计依从者(Compliers)的局部平均治疗效应(LATE)。工具变量方法需要满足三个核心假设:相关性假设、单调性假设和排他性假设。具体而言,LATE等于意向性治疗效应(ITT)估计值除以依从率。Angrist教授的研究表明,工具变量方法为临床研究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能够在面对不依从性挑战时获得更准确的治疗效果估计。
讲座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进行交流,Joshua Angrist教授结合经典案例与前沿研究进行答疑,独特的见解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Joshua Angrist教授发表演讲
讲座现场
Joshua Angrist教授为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目前是麻省理工学院福特经济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蓝图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兼主任,他致力于开发创新的计量经济学工具进行因果分析,著有计量经济学等相关著作,曾于2019年6月受邀于暨南大学进行短期授课。
责编:常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