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者视角
卢文刚:持续优化完善“老幼共托”模式
供稿单位: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25-01-11 阅读量:

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一家“老幼共托”机构,正在开展老幼共融活动。受访者供图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人们关注的民生热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

为解决好“一老一小”照护难题,广东省一些地方开始试水“老幼共托”一体化模式,在同一空间内一站式解决长者养老、幼儿托育问题,守护“朝夕美好”,托起“稳稳幸福”。

这种新模式成效如何?面临哪些机遇挑战?未来应如何发展?记者前往广东省深圳市采访调研。

养老托育融合,老幼均受照护

深圳市宝安区这家“老幼共托”机构,正开展敬老爱老主题活动。受访者供图

早上九点,晴空高照。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的一家社区长者服务站,八段锦音乐响起,十多名老人跟着口令缓缓起势。

“绷直的腿用点力,把身体拉长……”服务站中医理疗师走到每一个老人身边,指导动作要领。头发挽成髻,着一袭红衣,67岁的郭阿姨专注动作和呼吸,一招一式,舒展优美,身体也在拉伸中得到放松。

练完气功,精神抖擞。她随即来到图书阅览室,从满满一整面“书墙”中拿出一本,坐上柔软舒适的沙发椅,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

郭阿姨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她的宝贝外孙小福宝正在一墙之隔的深业幸福家托育园,跟着老师开展户外活动。“一老一小”,各得其乐。

“外孙得到专业照护,我也拥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这种‘老幼共托’一体化模式非常好!”郭阿姨说,如今,每天早上送外孙来托育园后,她就会留在服务站锻炼看书,参加书法、绘画、下棋、唱歌等活动,或是进行康复理疗,“女儿女婿出差也更放心了!”

据了解,这家“老幼共托”一体化机构,由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投资运营,于2021年9月投入使用。这也是深圳市首个“老幼共托”场所。

这种模式下,同一个建筑空间分隔成两块,分别用来服务老人和婴幼儿。其中,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长者服务站,为老人提供日托照护、康复理疗、助餐助浴、老年大学、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服务。面积达500平方米的托育园,为0至3岁的孩子提供日托服务。

目前,长者服务站每天都会迎来数十名老人。“社区以活力老人居多,因此,最受欢迎的项目是康复理疗、图书阅览和体育健身。”这一长者服务站站长周凝介绍,“此外,服务站时不时也会迎来一些半失能的‘候鸟老人’,子女将他们接到身边团聚,又不放心他们白天独自在家,便送过来照护,晚上再接回去。”

一旁的托育园,目前64个托位均已报满,还有20多个孩子在排队等待入托。据托育园园长吴璇介绍,每个月托育园都会制定教学计划,围绕认知、动作、言语、情感与社会性、健康与生活等方面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在服务站和托育园之间,运营机构特别设置了几扇小玻璃窗。透过这些玻璃窗,老人就能看到孩子在托育园的情况。此外,在服务站二楼的户外平台,孩子们开展户外活动时的状态尽收眼底,欢声笑语也感染着老人们。

不久前,服务站与托育园共同举办了重阳节主题活动,郭阿姨也受邀参加。小福宝在老师的引导下,给她倒水捶背,端来煮好的小汤圆,奶声奶气地说,“姥姥辛苦了!”

“那一刻,我觉得特别感动,几乎要掉下眼泪来!”郭阿姨说。

在这里,老幼共融也有了新模式——每个月,长者服务站和托育园还会举办两次老幼共融的代际活动,让“老小孩”和“小小孩”共处一堂,通过互动传递感情、收获幸福。托育机构还开发了一系列老幼共融的保教体系,老幼共融已经常态化。

整合多方资源,提升服务品质

深圳市宝安区这家“老幼共托”机构正开展老幼融合活动,老人和小孩一起制作食物。受访者供图

开办“老幼共托”一体化机构,是为了获得居民支持,顺应居民需求。

记者了解到,这家“老幼共托”运营场地最初打算用来打造养老空间,但遭到了不少居民反对阻拦,反对者中不乏老年人。街道工作人员调研时了解到,有的反对者担心养老机构会占用公共空间,有的反对者心理上难以接受老人在眼前衰老直至离世。

为了将“邻避”转为“邻利”,街道、社区多次召集居民开会商量,向他们普及长者服务站的多样化功能,力争获取居民的理解支持。

据街道工作人员回忆,有老人提出来,家中孙子孙女尚未满三岁。若孙辈们没人看护,自己也没法脱身享受养老服务。对此,街道党工委充分考虑到老人面临的实际困难,本着最大限度惠民的初衷,在养老空间中腾挪出一块空间,调整公配物业使用用途,专门用于托育服务,打消居民的疑虑。

“做通居民工作后,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对托老、托幼的设计规范要求,投资800多万元进行装修,风格简约温馨,力争实现适老、适儿一体化。”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月明说,正式运营后,这里深受老人和小孩欢迎,甚至有相邻社区、街道的老人前来休闲娱乐。

据他介绍,长者服务站的场地由街道党工委提供,集团没有场地租金负担,装修好后获得了一笔150万元的建设补贴。正式投入运行后,政府每年会根据服务质量和效益,给予长者服务站20多万元的运营补贴。

而具体到托育园,根据深圳市有关规定,每个备案的普惠性托育园都可以申请一次性建设资金补助与运营补助。其中,按每个托位6000—10000元给予一次性建设资金补助,按实际收托数给予360—1000元/人/月的托位运营补助。得益于这一大力度补贴政策,托育园的月收费分为3800元、3600元和3300元三个等次。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养老托育问题是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重要民生课题。”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社会处二级调研员蔡群告诉记者,深圳市早已开始积极探索有当地特色的“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整体解决方案。

政策先行。深圳市于2022年出台《深圳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按照“保障基本,普惠发展;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突出重点,高质发展;改革创新,监管到位”的四大原则,推进养老托育一体化服务设施建设。2024年,形成深圳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初步方案,加快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优质普惠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并纳入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工程建设范围。

率先组建国有平台,参与养老托育建设。为了更好地专注于“一老一小”领域,2021年1月,深圳市国资委注资30亿元,当地专门组建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市专门从事养老托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市属国有企业,按照准公益、市场化的运作原则,搭建智慧服务、产业合作和资产运营管理平台。目前,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第一个国有养老托育平台,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集养老、托育、医疗业务于一体的国有养老托育平台。

目前,该集团已在深圳市打造了5个“老幼共托”项目,每个模式都结合了所处社区的特色。例如,在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高发社区,“老幼共托”一体化场地就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旁,“老幼共托”与社康的保健诊疗功能结合,能够更好地为老人、孩子提供优质服务。再如,宝安区鹤州社区的“老幼共托”场所,包括了一个可24小时全托的大型养老机构及两个普惠性托育园。

整合多方资源,提升服务品质。目前,深圳全市10个区布局养老、托育、医疗项目142个,累计布局养老床位1917张、托育托位3137个。

机遇挑战并存,急需创新扩展

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一家“老幼共托”机构,正在开展老幼共融活动。受访者供图

“老幼共托”是一种创新的服务模式,旨在将老人和幼儿共同托管,以满足现代家庭对于多元化照护服务的需求。这种新模式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

在胡月明看来,虽然一些“老幼共托”项目纳入了市政府幸福康养惠民工程的试点,但国企承担了前期的装修改造成本,装修改造费用高,资金投入较大,且成本分摊需要时间较长,对于投资运营机构来说是不小的负担。政府和社会机构如何合理分担相应的装修改造成本,机构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品质,更好满足一老一小的需求,不断增强机构的造血功能,需要持续研究、创新扩展。

蔡群认为,“老幼共托”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急需解决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复合型企业少。老幼融合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融合,也是运营理念和模式的融合,能够同时胜任老人照护与婴幼儿照护业务的复合型企业少,运营模式也需要优化提升。二是管理难度大。托育、养老业务的管理分属不同部门,企业在开展“老幼共托”业务时,面临着空间功能的调整和管理责任的划分,需进一步加大跨部门的统筹管理。三是服务设施空间保障不足。“老幼共托”服务模式建设空间需求更大,给“老幼共托”实施带来一定困难。

暨南大学湾区国际智慧应急与安全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文刚表示,“老幼共托”模式作为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的重要探索,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和服务创新,各地的实践为这一模式的推广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探索经验。然而,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挑战,未来仍需不断持续优化完善“老幼共托”模式,更好满足社会结构转型需求。

“‘老幼共托’模式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大、复合型专业人才短缺、政策法规不健全、服务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有待完善、社会认知度不足等方面。”卢文刚表示,对此,政府可从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土地和基础设施支持、专业人才培养、搭建监管体系等方面发力,助力“老幼共托”模式良性发展,提高服务的整体质量,增强公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支持度。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为‘老幼共托’服务提供清晰的发展方向,促进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实施。”卢文刚说。

据蔡群介绍,下一步,深圳市将完善养老托育融合服务体系的规划布局、建设实施、保障措施及监管机制等相关政策,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以满足更多家庭对于多元化照护服务的需求。

同时,争取进一步提升社区优质普惠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建立相对完善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政策保障体系,聚焦“一老一小”,积极发展提供短期托养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和婴幼儿托育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平台运营、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高质量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深圳模式。

深圳还将逐步扩大建设覆盖面。通过精准化服务、降成本运营、规模化发展、市场化竞争,让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成为新时代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民生七优”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2024-12-26)

原文标题:【人民日报】南方南 | 深圳试水“老幼共托”:守护“朝夕美好”,托起“稳稳幸福”

原文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7827814-500006015192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