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现闽东文书的整理与清代乡村社会研究”(17BZS011)课题主持人为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周正庆教授。项目2017年立项、2022年结题,闽东文书的“新发现”填补了福建文书成规模发现的空白,有力地推动了闽东区域史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闽东文书是指留存于清代建宁府、福宁府和福州府三府交界处,相当于今福建东部宁德市行政辖区,包括周宁、寿宁、柘荣、古田、屏南、霞浦六县及宁德、福安、福鼎三市的民间文献。2014年“闽东文书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组在周宁县“发现”,其后在闽东九县市获得了成规模的“新发现”。根据发现地命名原则,这批民间文书被命名为闽东文书,是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中华文化优秀遗产。
闽东文书以清代留存的数量最多,跨越明清至民国初年。闽东文书以“契盒”的形式存留下来,内容包括土地、房产、山场、菜园、坟山等不动产买卖契约、验契税、纳户执照,家族阄分书、婚书、抄契簿、账本、易知由单、借字条、当票、书信、民间散件宗教科仪书等生活文书;也有反映家族与社会关联的历史文献,如宗族合约、捐纳缴部存证、中举捷报等;还有家族卷入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文书。“契盒”内的文书以单张纸件为主,但又相互关联,实际上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支房的小型档案,从明清至1949年,时间序列清晰,反映了家族历史的活动轨迹,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本课题依据已经收集到的10万件闽东文书展开,研究内容主要如下:
首先,集中梳理闽东文书构成的内在脉络。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闽东文书中白契与红契的确权体系,对契约文书与赋役文书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论证,通过对支持白契确权行为的各种因素,如中人、花字、个人之间各种经济往来手条、公私赋役文书进行梳理,展示了白契确权民间自治体系的运作态势。通过清代闽东契尾制度进行研究,揭示官府对白契的介入与管控过程。在进行白契与红契文书群之间关联性探讨基础上,论述了官府对于契约的管控,与民间希望白契得到认可,二者之间的博弈与平衡的应对之策。
其次,对闽东土地买卖市场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以历史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清代闽东契约文书的大量梳理,第一次在学术上对清代闽东银钱比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清代闽东不同地区的亩、石等不同计量标准进行了整理,为闽东土地买卖中地价、利率的计算尽可能提供接近乡村社会史实的换算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大量的篇幅对清代闽东乡村土地交易中的地租形态、地价构成与走势、利率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对市场中人身关系与权益转化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清代闽东土地乡村市场的性质与特点。
再次,对清代闽东乡村包括经济与治安等社会秩序进行了探讨。闽东文书中保存的大量“合同”“约”是除了契约之外的民间经济性规范文书,这些文书在民间经济纠纷中起到调解与惩罚作用。这些文书与国家法规,以及宗族教化、官方基层职差体系一起,对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协调与正面作用。
最后,以婚书为例对清代闽东人日常生活实态进行了展示。通过对清代100多件民间礼婚婚书、变异婚婚书进行系统考察,对婚书版式流转、闽东民间婚俗演变进行系统研究,并以婚姻为中心,对契约秩序影响清代闽东民间日常生活的过程进行了集中讨论,认为契约以婚书的形式浸透于婚俗中,虽然表面上形成了法、礼、利相关的婚姻习俗,但婚礼的核心仍以利为主,以契约为准则,婚姻双方在聘礼、典卖婚中随处可见到契约作用的体现。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为乡村社会史研究提供多学科、多维度的新原始资料。由本研究引发的闽东文书的收集,目前数量已经超过10万件,共出版《闽东家族文书》25册。其中反映的乡村社会经济关系、日常生活、民事纠纷等,为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学科提供第一手资料,对研究福建基层社会发展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第二,在资料的利用与学术研究领域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本研究基于巨量的闽东文书基础上,首次对清代闽东文书的内在机理与清代闽东乡村社会进行研究,填补了研究闽东文书与利用文书研究闽东南区域史的空白。
第三,为利用闽东文书研究乡村社会提供了新的模式。本研究成果在诸多学术研究点上作了深入与细化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比如对于利用契约文书对清代银钱比的研究,对于清代闽东典卖、租佃形态的系统研究,对于乡村社会秩序构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为研究闽东乡村社会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模式。
第四,有利于学者真正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和地域现场中发现民间文献的价值。本研究立足地域和常识来展示地方社会的演变脉络,是一部带有泥土芬芳的地域社会变迁史。研究成果彰显“国法”与“人情”在乡村的纵横互动,体现了闽东文书是可读的、可触摸的家族史,而不是干巴巴、同质性的契约文书。
课题研究得到了学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20年由暨南大学主导,联合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申报的“闽东文书的整理与研究”课题,获批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2年宁德市人民政府与暨南大学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闽东文书的魅力正以全新的面貌嘉惠学界,造福当下文化。
责编:李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