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5年我国正式庆祝第一个教师节以来,到今年已经是第40个年头。
40年来,随着广东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也日新月异。老中青三代教师们亲历着时代的变化、尊师重教之风的蔚然兴起,也参与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从这40年前后的时间里,我们约每10年选取1位代表性的教师,讲述他们的从教故事,并从他们的故事里,窥见广东教育事业发展变化的生动细节。
●南方日报记者陈伊纯黄锦辉李秀婷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第一个10年
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王声湧:
从农村防疫员到大学“创业者”
1978年,改革开放春潮涌动,作为“华侨最高学府”的暨南大学(下称“暨大”)迎来复办。4年后,一纸调令来到了时任宁夏平罗县防疫站站长的王声湧手中。
这是来自家乡广东的呼唤。王声湧激动地接受调令,南下前往暨大医学院执教。那一年,他已经44岁,却是医学院中最年轻的老师。
得益于宽松、求新的学科发展环境,这位来自一线的防疫专家,在高校干出了一番人生“大事业”,也见证了40年来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巨大变化。
如今,86岁高龄的王声湧依然心系教育。他说:“教师这份职业是我生命的源泉,一上讲坛就顿觉‘我还年轻’。”
流行病学课程“创业”
执教暨大的20余年,被王声湧称为“创业阶段”,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那时候的高等教育普遍面临师资紧缺、人才断层的窘境,各高校都希望从业界召回一批名牌大学毕业的、经验丰富的“老专家”。
因此,从北京大学毕业、已从事21年农村防疫工作的王声湧,从宁夏农村被调回了广东执教。
准备“大展拳脚”的他,刚到学校时却“懵”了——当时暨大医学院刚创办不久,仅有医疗系一个系,为培养临床医生而设,教研室也仅有卫生学一个。
首要任务,是先把流行病学课程开起来。
为准备第一堂试讲课,王声湧连续一周夜以继日地备课,将2小时的课程内容全部记在脑海中。周末时,他带上小闹钟,对着空无一人的教室,来来回回预演好几次,掐着时间讲课和演习板书。
试讲那天,他表现趋近完美——流行病学课程,就这么获批开起来了。
“当时开课、创学科都不算难,大学和卫生厅都非常支持。”在热烈的干事创业氛围中,王声湧心潮澎湃,越战越勇。
带领着一开始只有5个人的团队,王声湧创立起流行病学教研室,20年中开设了13门课,培养出50余名研究生,完成27项科研项目,获国家首届教学名师奖。
他还9次获各级科技进步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牵头开创了我国伤害控制学科,带领暨大医学院伤害预防控制中心发展成全国伤害研究的学科带头单位。
兴起尊师重教风气
1984年,5名暨大学子带着近万份倡议书,骑自行车从暨大出发前往北京。历时22天,跨越3000多公里,他们一路宣传呼吁设立教师节。
“呼吁设立教师节,其实是在呼吁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对知识的尊重。”彼时,王声湧正在暨南园里执教,对此事印象深刻。
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设立教师节,定期9月10日。尊师重教、严谨治学的风气已然掀起。
教学是当时教师们最重视的事情。王声湧一周要讲至少8—14节课,每节课都会手写教案,列出讲课目的、内容,重点及难点分析,讲解思路等。
上课时,他身着正装,坚持不坐、不休息、不喝水,“上讲台就像演员在表演,就得全神投入”。发现课堂上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他就反思:是不是哪个地方讲得太枯燥了?他反复琢磨,修改教案,力求下一次能讲得更明白、有趣。
为提升教学质量,上世纪80年代,大学里坚持开展教学督导检查和集体备课的制度。王声湧回忆,学院的老教授们会不定期前来听课、点评和督导,同时给每位学生发评价表,为老师的授课打分。遇到难度大的课,教研室所有老师就一起讨论,寻求“最优解”。
2004年,王声湧退休时,当年仅有9人的一间卫生学教研室已经扩张到了40多人的5个教研室,教师队伍结构、面貌与学科发展同频共振。
到如今,暨大医学院已发展为下设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等5个学院的暨大医学部,拥有13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6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二个10年
潮州市饶平县浮滨镇中心小学教师巫楚泉:
乡村教育不再是一座“孤岛”
9月3日,在潮州市饶平县浮滨镇中心小学的数学课上,巫楚泉正在为三年级学生讲解时、分、秒的知识点。先进的触控大屏取代了粉笔灰飞扬的传统黑板,展示着巫楚泉清晰简洁的板书。
从青春小伙到儒雅大叔,这已经是巫楚泉站上三尺讲台的第26年。如今明亮干净的教室、舒适结实的课桌椅、信息化的教具设备,对于当年20岁的他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想象。
26年来,巫楚泉不仅陪伴超过1000名孩子完成了知识启蒙,而且见证了广东乡村教育的蝶变——乡村不再是一座教育的孤岛,好政策和年轻教师的到来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条通往广阔世界的通路。
“山里的孩子需要我”
1998年,当骑着摩托车翻越高山,来到浮滨镇的一所乡村小学任教时,20岁的巫楚泉心里一凉——眼前的学校没有围墙,教学楼不过是一栋简陋的瓦房,全校只有一个卫生间。
饶平县浮滨镇位置偏远,山路崎岖,从家到学校要骑半个小时摩托车,沿途还没有加油站,每一次出发前,巫楚泉都要把油箱加满,才有“安全感”。
延绵不绝的高山隔绝了外界,几乎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任教,本地教师们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能力已经很久没有更新。
数学、美术、体育……一来,巫楚泉就成为“全科老师”,“包揽”学校多个年级和学科的教学,最紧张时一周要上超过20个课时,清晨站上讲台,一直讲到太阳下山。
面对学校里的留守儿童,他既当“先生”,也当“家长”。当时,巫楚泉吃住都在学校,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刚工作时,巫楚泉的月工资只有400多元,身边人外出打工每个月能赚1000多元。羡慕之余,他始终没有动摇:“孩子们需要我,如果年轻老师都离开了,谁带他们走出大山?”
留住他的还有学生和家长们质朴的表达:每次周末回到学校,他的办公室外面,都会放着一些葱、青菜和土鸡蛋。
更让他价值感满满的是,他教的孩子,有不少考上了“双一流”大学,有的读到了博士仍不忘师恩。“心里觉得很甜蜜,很幸福”,巫楚泉说。
“现在农村的教学不见得比城市落后”
在乡村扎根26年,巫楚泉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变化。
2006年起,他就感受工资在涨。现在,他每个月除了岗位和绩效工资等,还能领到1050元的补贴。
走进饶平县浮滨镇中心小学,校园环境焕然一新,不仅有漂亮舒适的校舍和塑胶操场,教室里还配备了信息化教学平台。
在智慧教育平台上,巫楚泉不仅能下载教学资源,还能及时“充电”,与其他名师互动,了解学科知识体系的变化。互联网缩小了城乡、区域教学水平的差距。
从只有100多名师生的“麻雀村小”变成一所拥有大量现代化设备的“凤凰学校”,更让巫楚泉欣慰的是,更多年轻人来到了乡村一线。
现在,浮滨镇中心小学有了30多名教师,每个学科都有专门教师负责,基本都是本科学历。巫楚泉不再是“全科老师”,有了更多时间提升数学教学水平。
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广东也给予乡村教师更多政策倾斜。巫楚泉说,在农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身边的不少老师工作时间不长,已经是高级职称。”
现在,巫楚泉很有信心:“我们农村的教学不见得比城市的落后。”
担任饶平县浮滨镇中心小学副校长职务后,巫楚泉的重心依然在一线的教学。
一堂数学课上,一个孩子提问:“最长、最瘦的是秒针,所以它是跑瘦的吗?”听到这,巫楚泉也乐了:“他们特别稚嫩,又特别可爱,自己也跟着变年轻了。”
第三个10年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叶军:
职教成为培育能工巧匠“黄金赛道”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下称“广轻大”)是职业技能人才成长的“梦工场”。
仅一条马路之隔,人流车流如织,是广州中大国际轻纺城,国内最大的布料市场之一。高校与产业紧邻,人才、技术、信息与市场交织涌动。
2004年,叶军南下广东,来到广轻大任教,在这里见证了产教的深度融合、技能人才培养方式之变,更感受到了职业教育地位的上升——职业教育不再是考生无奈之下的选择,而是一条培育能工巧匠的“黄金赛道”。
行业变化催生产教融合
在广轻大艺术设计学院国际数字创意谷,有一面作品墙。其中,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共创的“老字号”月饼包装是市场上的“爆款”,成为产教融合的例证。
2004年,从江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后,叶军来到广轻大,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名教师。
他入职的第一个10年,恰是企业发展理念变化最大的10年,开始长远规划品牌发展,重视独特的品牌形象塑造和包装视觉设计。
叶军对产教融合有了具象的感知——附近的纺织城人声鼎沸,不少企业选择主动对接学院,与师生共同开展设计项目,试图引领市场潮流。
他也积极投身于产教融合的教学实践,将品牌设计、包装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正是这10年的行业变化,逼着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为行业输送优秀的设计专业人才。”叶军说。
职业教育往往对市场保持高敏感,流行的设计不久就会出现在课堂。学校会邀请行业导师担任课程导师,让学生与“内行”“零距离”。
叶军回忆,早年学校邀请一些行业导师来上课,大多是开讲座,而现在“绑定”更深。在艺术设计学院,每个专业均与不少于20家合作企业签订合约。学生有机会直接加入企业实习甚至工作,行业导师则会把市场实战经验引入课程设计。
有些导师还会自带“项目”上课。在实训中,学生有机会直接对接客户提交设计方案,客户认可后导师就会推动项目落地,学生也能赢得一笔奖励——设计能落地,是对学生价值和能力的最大认可。
创意设计竞赛迎来“大爆发”
除了产教融合,叶军还积极带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他感受明显:职业技能竞赛的变化,也清晰地指示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20年前,全国性比赛每年仅有一次,也有少数企业或协会举行的比赛;如今,职业技能大赛数量呈现了指数级增长,有不少还是国际性比赛。
叶军知道,是强烈的市场需求催发了创意设计竞赛的“大爆发”——大家都渴望在竞赛比拼中激发“明星创意”,引领行业颠覆发展。
不变的是学生对参赛的满满热情。叶军说,在比赛中获奖,就意味着专业认可与就业机会。
2022年—2024年,叶军团队里的青年教师们带领学生连续3年斩获国际包装设计大奖金奖1项、银奖2项,广轻大也是唯一一所进入此项竞赛榜单的中国职业院校。
20年间,叶军最大的体会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变高了,甚至有不少高分考生主动选择读职业院校,走技能成才之路。
9月3日,升本更名后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正式揭牌,迎来了首批本科生。今年高考,广轻大首设的6个本科专业投档最低分均超本科线70分以上。
叶军记得,自己工作时,学校刚完成了从中专到大专的“升级”。而20年后的这次“升本”,也再次指示着,培养高素质高层次职业技能人才越来越成为时代所需。
第四个10年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郑李娟:
探路校企联合育人新模式
临近中午饭点,广东工业大学(下称“广工”)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里,仍有学生在兴致勃勃地操作微细加工平台。
这是广工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郑李娟所在的高效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团队研发的最新设备,前两天刚从企业车间出厂,就“走”进了高校实验室。
2007年,郑李娟还是一名学生,来到广工硕博连读;2015年美国留学归来后,她正式入职广工,成为机电工程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从事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绿色加工技术研究。
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她见证了科技创新与产业一线的结合越来越“丝滑”,也深度参与其中,探路校企联合育人、产教研融合的新模式。
源于产业一线经历的国家科技奖
2007年,郑李娟选择研究方向时,导师王成勇建议,要关注电路板产业的前沿科技和实际应用。
电路板是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关键元器件,而微孔是板上最为关键的结构之一。但如何钻出更微细且高可靠性的微孔群,在当时还是一个技术难题。
郑李娟灵敏地“嗅”到了产业需求,深耕起了“钻孔技术”。
为了更了解该行业,郑李娟选择进入到企业车间,常常跟着工程师们学习、讨论。
正是这次深入产业一线,她敏锐发现了企业面临的难题及最新的市场需求。此后,她不断深入研究,与多个头部企业合作,出色解决了芯片载板、5G/6G通讯基板等高端电路板微孔群加工难题。
2019年,她一举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在天河2号超算、高铁等重大重点工程实现广泛应用。
入职广工后仅4年时间,郑李娟就从副教授成长为副院长。
在她看来,产学研融合的培养环境、学校对青年教师人才的重视、省内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等,都是自己飞速成长的关键。
如今,郑李娟仍在采用产学研融合模式,继续攀登电路板精密加工的科研“高峰”。但她发现,趋势已有所不同——
以往多是企业“找上门”,而今高校教师会更主动地“走出去”。近年来,政策甚至为高校教师创业开启“直通车”,有老师已经开始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研成果。
她自己的工作中,“含企量”也更高了。除了教学、科研外,她的很多时间都用在了与企业的交流研讨上,时刻掌握行业发展新趋势、新需求。
与此同时,企业也更早地参与到团队的科研过程中,双方从源头开始探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
校企联合培养“现代工匠”
作为一名在产学研浪潮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郑李娟意识到,当前的工科教育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远远不够,更重要的还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对此,她在教学上运用起不少“新花样”,校企联合培养“现代工匠”。
首先是对课程进行更新调整。近年来,广工机电工程学院通过与企业合作,根据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需求更新课程,教学更贴合实际了。
学院也邀请企业人员来给学生讲课,并与佛山、中山、东莞等地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量身打造”所需人才。
2016年,在郑李娟所在团队的推动下,广工印制电子电路联合学院(省级产业示范学院)正式设立,校企联合育人,如今已为行业培养了近400名复合创新型人才。
“我们也鼓励学生走出校园。”郑李娟说。自2020年开始,她团队的研究生入校前都会选择先到企业实习1个半月,在行业中寻找选题和研究方向;再通过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方式,在真实环境中应用所学,激发创新思维。
团队也鼓励学生要进行有逻辑的“胡思乱想”。实验室支持他们将创意付诸实践,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并引导他们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要从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郑李娟坚定地说,产学研合作是当今时代对高校教师的新要求,她将主动融入这一大潮,不断探路。
■名家观察
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吴颖民:
广东教育迅猛发展的根源在于“强师”
9月6日,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吴颖民参加在广州市越秀区举办的一场庆祝教师节活动,谈起了他最新倡导的教育教学“绿色发展”理念。
“我们已经有了更公平的教育体制、更高的教育质量,但教育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吴颖民侃侃而谈,当下的教育,应继续往更轻负担、更高效率、过程愉悦的方向发展。
1996年至2013年间,吴颖民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而今是广州中学荣誉校长,亲历并见证了40年来广东教育的改革发展变化。
在吴颖民眼中,40年来广东教育发展势头迅猛,离不开广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投入。而今广东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三大领域的体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普通高校数量达到165所,一改过去在国内的落后局面。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他说。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与广东制造业发展共荣共生,当前已成为广东教育的“金字招牌”,源源不断为产业输入高素质劳动力。吴颖民分析,广东营商环境的健全、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反哺着职业教育,促使职教水平持续提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吴颖民指出,广东教育事业整体跃升的基底,还在于40年来教师队伍素质的显著提高。
以基础教育为例,自1997年起,广东就启动了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2011年又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2020年再度更新实施办法,与时俱进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名教师、名校长。他们具有高尚师德师风、先进教育理念、开阔教育视野和精湛业务能力,有力促进了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
上世纪90年代,吴颖民担任华附校长时,也迎着浪潮,在学校推出一系列举措——
率先走出广东,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进行教师招聘,丰富教师来源和结构,促进学校教育文化的多元建设;为教师提升学历提供经费支持,资助老师们读研、读博;推行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引进新教材、建设校园网、尝试电子课件;坚持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路……
2017年,卸任华附校长四年的吴颖民,再次出山担任广州中学校长,发展思路同样敢为人先——
推出“追梦行动”“智慧课堂”“第一工程”“数字校园”四张学校名片,加强德育教育,用数字化赋能课堂形态,优先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打造信息化校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这也是广东教育勇立潮头的缩影。
如今,年过古稀的吴颖民仍在为教育改革发展奔走呼吁。
“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谈及新时代要如何做一名好教师、好校长,吴颖民表示,一定要“爱学习”,“学习才能使观念常新,才能使教育事业发展有所创新”。(2024-09-10)
原文标题:40年4人 讲述广东教育事业发展变化
更多报道:
南方+《40年4人 他们的故事见证广东教育的发展变化》
责编:李伟苗
-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