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化学与材料学院宁国宏/李丹团队在Angew. Chem发表重要成果
供稿单位:化学与材料学院 发布日期:2024-07-04 阅读量:

化材院宁国宏/李丹团队在Angew. Chem发表重要成果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近日,化学与材料学院宁国宏/李丹教授团队以暨南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于2024年06月19日,在Angewandte Chemie(IF=16.1)上发表了题为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Boosti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eroxide Production” 的重要研究成果(图1)。

配图1

文章标题页截图

过氧化氢(H2O2)作为一种绿色的氧化剂和清洁燃料,广泛地用于化学合成、制药工业和水处理等工业过程。随着对H2O2需求的迅速增长,其生产量不断增加,预计到2027年其产量将达到570万吨。迄今为止,超过95%的H2O2是通过蒽醌氧化生产的。该方法不仅是一种多步骤且耗能的方法,还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因此,开发成本更低、更环保的H2O2生产方法是重要的。利用水和氧气作为原料,光合成H2O2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和绿色的方法。目前,人们开发了多种光催化剂,如无机和有机半导体、金属络合物、碳氮化物、有机聚合物、COFs和氧化石墨烯材料。相比之下,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其具有可设计的孔结构和优异的光电性能,使得其在光催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用于光催化合成H2O2的MOFs数量有限且效果不佳,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低稳定性、低可见光吸收、低电子和空穴分离效率以及金属节点易引发H2O2分解等。因此,开发用于光催化合成H2O2的新型高效MOFs仍是一个重大挑战。

该课题组通过动态共价键连接构建了铸币金属(即Cu、Ag和Au)基环状三核单元(CTUs)的二维(2D)共价金属有机框架(CMOFs)。在之前的工作基础之上(CCS Chem.2020, 2, 2045–2053;Chem. Sci.2021, 12, 6280–6286;J. Am. Chem. Soc.,2022, 144, 17487–17495;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06497;Nat. Commun., 2024, 15, 194.),我们通过亚胺缩合反应(图2),制备了两种基于Cu-CTU的二维MOFs,分别命名为JNM-1和JNM-2(JNM代表暨南材料),以及两种基于Ag-CTU的二维MOFs,分别命名为JNM-24和JNM-25。(图1)。

配图2

图2. JNM-1、JNM-2、JNM-24和JNM-25的合成示意图

在最佳条件下,使用JNM-24或JNM-25作为光催化剂,H2O2的生成与光照时间呈线性关系,5小时后浓度分别增加到1146或625 μM(图3A)。作者利用一系列验证实验,探究了JNM-24和JNM-25生成H2O2的光催化路径(图3B和3C)。在空气和氩气气氛下,JNM-24和JNM-25的H2O2生成速率显著降低,这表明氧气参与了H2O2的生成。通过添加AgNO3、叔丁醇(TBA)和苯醌(BQ)作为电子、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剂,进一步研究了活性物质的作用。结果显示,光生电子参与了反应,•OH不参与H2O2生成反应,而添加BQ则完全抑制了H2O2的生成。在IPA存在下,JNM-24和JNM-25的H2O2生成速率分别达到8740和17476 μmol g−1 h−1。长时间反应约58小时后,生成的H2O2浓度分别达到约70 mM和223 mM。令人印象深刻的是,JNM-25的H2O2生成速率、稳定性、耐久性和AQY等光催化性能均优于大多数已报道的MOFs。

配图3

图3. JNMs的光催化性能。(A)JNM-1、JNM-2、JNM-24和JNM-25在催化剂质量浓度为3 mg/5 mL时,在装有λ≥420nm滤光片的300W氙灯照射下,在纯水中光催化生成H2O2的时间过程。(B)JNM-24和JNM-25在不同气体环境下的光催化H2O2生成活性。(C)JNM-24和JNM-25在不同活性材料捕获剂下产生H2O2的效率。(D)JNM-24和JNM-25在IPA存在下的长期光催化H2O2产率。(E)JNM-24和JNM-25与其他代表性材料的H2O2生成效率比较。(A)、(C)和(D)中的实验值是在有O2存在的情况下获得的。

化学与材料学院硕士生唐钰莹和博士生罗晓为本论文的共同一作,通讯作者为暨南大学宁国宏教授和李丹教授。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2371091、21975104、22150004和22101099)的大力资助。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08186.

责编:杜明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