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暨大
【中国教育报】将宰相粉“端出”山区——暨南大学助力“小米粉”成“大产业”
供稿单位:中国教育报 文:无 图:无 发布日期:2024-06-05 阅读量:

“宰相粉口感清爽弹牙,就算搭配简单的青菜也能让人吃了赞不绝口。”在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的直播基地里,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李卓轩在镜头前向观众热情推荐始兴县特产宰相粉。

她来自暨南大学“双语直播助乡村,青春聚力正当时”学生实践团。为促进宰相粉扩大销路,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借直播电商的“东风”,通过双语直播,展示宰相粉的历史文化、独特口感等。同时,团队拍摄了宰相粉的宣传片,用镜头记录宰相粉的制作流程,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宰相粉的知名度。

宰相粉得名于韶关始兴历史名人——唐代宰相张九龄。据介绍,宰相粉以当地稻米和山泉水为原料,经过三煮三晒,晶莹剔透,口感佳。但由于产品类别相对单一、市场营销活动难以开展等,始兴宰相粉在与同类产品的竞争中缺乏优势,消费者对产品了解有限。

为助力始兴县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南大学发挥学科、人才、资源等优势,为始兴县“张九龄宰相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出谋划策。师生通过包装设计、助农直播等,在产品升级、市场营销、历史名人IP开发等方面,为品牌建设提供规划引导和智力支撑,助力“小米粉”做成“大产业”。

宰相粉生产规模小,生产单位分散,多为小作坊。为打造高品质、标准化的宰相粉产品,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专家团队与始兴县合作制定标准,在宰相粉的生产流程、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加强把关。

“该标准预计在近期通过标准评审并进行发布。”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蒋鑫炜介绍,之后他们将结合始兴县马蹄、竹笋等特产,打造即食米粉大礼包,变单一的米粉为多品类、多形态产品,拓展市场空间。

虽然宰相粉有历史名人IP加持,但由于欠缺新媒体传播经验等,当地企业守着“金山”难开发。暨南大学包装工程学院师生组成“七彩阳光”实践团,深入研究“宰相粉”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结合品牌故事和产品包装需求,团队发挥专业优势,为“宰相粉”设计独特包装。

“我们在每个分装盒的封面上设计了不同人生阶段的张九龄人物形象,既给顾客带来视觉享受,又能满足顾客‘集盲盒’的购物心理需求,促进产品销售。”“七彩阳光”实践团学生邱晓榆介绍,为增添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团队还在桶装方便粉的盖子设计中加入“折纸游戏”元素。消费者掀开上盖后,沿着背部印有的虚线折叠,就能折出唐代的帽子——“幞头”。该“折纸游戏”融入人物所在时代的文化元素,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团队在设计包装时融入绿色发展的理念。“我们向企业推荐了更环保的材料,并向他们详细讲解不同材质对于环境的影响。”邱晓榆介绍。此外,团队设计了宣传小册,呈现了传统手工宰相粉的十余道制作工序。

团队的包装设计方案获得了当地企业的认可。目前,师生正与企业对接沟通,促进设计落地。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寻味千年”学生实践团立足当下火热的“萌经济”,结合宰相粉的历史故事,设计多款以张九龄为核心的IP形象,提高宰相粉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团队还建立多个自媒体账号,组建自媒体传播矩阵,根据不同平台的特性发布对应的内容,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宣传宰相粉。

团队赴始兴县隘子镇,通过走访调研、观察记录、深度访谈等,用镜头讲述宰相粉背后的故事。“观看我们的视频后,有不少同学来询问我们如何购买米粉,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是有效的。”“寻味千年”实践团学生负责人刘秋雨欣喜地说。

据了解,暨南大学通过助农直播、校园餐厅销售、农特产品展销活动等方式,销售超15万元的宰相粉。2023年,始兴县宰相粉年产量300多万公斤,全部售罄,比上一年销售额增加30%。

中国教育报通讯员 林华婷 李伟苗 记者 刘盾 6月4日电

原文链接:https://share.app3.jyb.cn/news_d/157ece8bbb6645d573cb29278d633f88?from=UC92azc3djZYbnBlb2NaNkRvdVR4WVlpODI3NWFlRTIvb3R2bW5RS1J6SkxYUTUyRzhtU0VKTTRoQnVvREVTbA==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