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怀揣军旅梦,跨越四千多公里,从暨南园出发抵达天山脚下,实现报效祖国的青春理想。她是英姿飒爽的话务女兵,在三尺机台化岗位为战位,将电波传至千里,两年戎装将青春芳华烙上军人本色。完成蜕变后,她再次回到暨南园,继续不畏挑战、奋勇前行。她就是,暨南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冷若萌。
冷若萌
“两年前,我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携笔从戎,踏上从家乡开往军旅生涯的列车。”字正腔圆的女声回荡在偌大的会议室,身着军装,站姿挺拔的女兵仍保留着干练的军人气质。她就是来自暨南大学法学院的退役女兵冷若萌,在征兵工作总结表彰动员会上作为代表分享从军感想,讲述着她在部队的两年青春时光……
实现军旅梦想,从青涩学生成长为合格军人
初春的暨南园,午后的阳光透过层层葱绿的新叶打在冷若萌的身上,微风拂过她如今已及肩的长发,冷若萌正回忆着两年前的军旅生活……
跨越6省29站,历经48个小时的颠簸,从森林农田到崇山峻岭,最后是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在摇晃的绿皮车厢内,冷若萌望着沿途祖国的大好河山,坚定了她义无反顾奔赴边疆为祖国站岗的决心。
眉宇间透露英气,爽朗乐观,举手投足间干净利落,雷厉风行,这便是冷若萌给人的第一印象。
“既然选择当兵卫国,那就要去最能磨炼人意志最艰苦的地方。”作为广州本地人,谈起为什么选择去偏远的新疆军区当兵,她这样分享道。疫情的到来让冷若萌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对祖国有意义的事。“同时我也想锻炼锻炼自己,去艰苦的地区给祖国站岗。”抱着打磨自我的心态,当兵的种子便迅速在冷若萌心中生根发芽。
军队中的冷若萌
冷若萌的军营梦是从小耳濡目染形成的。冷若萌出生于军人世家,祖辈与父辈都是军人,从小便在军区大院长大。在两代人的熏陶之下,冷若萌对军人的身份便有着更加特殊的联结。父亲一直希望冷若萌能接受部队的培养,在得知女儿去当兵的想法后,立马表示了高度的支持。
进入部队前,面对去到从未踏足的祖国疆土,她也有自己的担忧。冷若萌不怕体能训练的辛苦,但由于从小在南方长大,对北方高原地区的环境与气候十分陌生,适应问题是否会影响她的日常训练,是她出发前最大的困扰。到达的第一天,冷若萌就发了高烧,但在不断克服下,她也逐渐适应了与湿暖的南方地区截然不同的新疆。“我喜欢新疆的风土人情,还有那边美丽的风光。”金黄色的落日,银盘般的明月,天山脚下的雪景,都是她回忆军营生活时映入眼帘的场景。
初入军营,冷若萌在身体和心理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一方面,身体需要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内容,另一方面,军营有着和大学校园截然相反的氛围,“服从,是军人的天职。上级给你的命令,无论如何都要完成。”在部队,条令纪律十分严格,例如吃饭必须卡点吃完,被子必须叠得方方正正,行进一定要昂首挺胸。
“在新兵连,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低姿匍匐前进,”冷若萌回忆道,“训练战术动作,需要在铁丝网里面爬,有时候一爬就是20个来回。”每次结束训练,冷若萌的裤子上沾满了泥痕,整个手脚、膝盖布满了淤青。除此之外,还有轻武器射击课目,训练狙击动作,即使趴在地上硌到骨头瘀青也要保持纹丝不动;紧急行军,打着几十斤背囊跑13公里,即使筋疲力尽也要跟上队伍的步伐,绝不能掉队。
冷若萌进行轻武器射击训练
这些钢铁般的纪律,养成了她军人的严谨态度和麻利扎实的工作作风,这些高强度的训练,锻造了她坚韧的意志和优秀的身体素质。新兵连的五个月,身上遍布的瘀青,日益强健的体魄,都是冷若萌成长成一名合格军人留下的印证。
三尺机台使命必达,军营生活一路生花
“新兵连的宗旨,就是实现从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实现从合格军人向合格战斗员的转变。”新兵连结束后,新兵分流至各个单位,冷若萌则被分配成为了一名话务兵。
作为通信女兵,冷若萌的主要任务就是接转电话和收发传真。偶尔值夜班的时候,一通宵都要在机房里坚守岗位。“背号、查号码、打字、调度线路、收发传真电报…这些都不是很高难度的东西,但是必须要做到迅速反应、不出差错,因为一旦出了差错就面临严重后果。”冷若萌说。
虽然工作在幕后,但话务兵的视线却紧盯前沿。前方“硝烟”弥漫,电话犹如疾风骤雨。此刻的冷若萌将电脑耳机比作“武器”,将电波传至千里,架起战区、首长和基层部队之间的通信桥梁。提到在这个“战位”的工作感受,她说:“我们不仅仅是战友们眼中的总机查话台,更是千里眼,是顺风耳。日常训练中,飞行员的每一次顺利起飞、平安着陆都离不开我们绝对忠诚可靠的保障。”对她而言,机房就是战场,岗位就是战位。
“话务本身就是依赖沟通表达,我还挺喜欢做这件事的。”语言沟通、播音主持同时也是冷若萌的特长。她连续两年担任所在部队新春晚会的主持人,同时也会表演唱歌、诗朗诵等文艺节目。在文艺活动方面,冷若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信展示自我,受到官兵们的一致喜爱。这些宝贵经历,也成为了她军营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冷若萌在颁奖典礼担任主持人
聊起军营生活时,冷若萌还多次提到自己对这个特殊集体的热爱:
“在部队里,我们每天都过着集体生活,连长指导员也经常关心你,战友之间也很融洽,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在一次全副武装训练中,战友顶着鹅毛大雪,将右脚受伤的冷若萌从训练场地背回并不近的生活连队,“一回到宿舍,她就毫不介意地把我的战靴脱下来帮我揉脚。”战友间的陪伴与关怀让冷若萌十分感动,更增添了她对这两年军营生活的难忘和不舍。
冷若萌(左四)和战友
是边境话务兵,也是暨南新青年
两年的军旅生涯,从一个作风散漫的地方青年转变为一个指哪打哪的合格军人,冷若萌成长了许多,收获了许多。“如果说学校拔高了我思维的高度,那么部队便拓宽了我坚忍的尺度。”在不断的摔打和磨练中,她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成长,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与青春梦想。
冷若萌(左二)和战友合影
退役回来后,冷若萌仍保持着在部队的习惯。“进部队之前我可能有时候会睡懒觉,现在就睡不着了。”同时她也在坚持每天锻炼,维持基本的体能。此外,两年的军营生活让她形成了麻利扎实的作风,“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是她带入大学生活的办事态度,也大大提升了她做事的效率。
谈到校园生活,冷若萌将学校比作阳春白雪的象牙塔。“学校中自由的氛围,老师的包容,能让人尽情享受知识的灌溉。”离开了纪律严明的集体生活,她对自己的要求却丝毫没有松懈。为了补上落下的学业,迅速适应校园内的学习生活,冷若萌化压力为动力,每天的图书馆内都能看见她努力的身影。
冷若萌选择了自己十分喜欢的法律专业,在假期的时候,冷若萌曾去检察院进行实习。谈到未来,她表示公检法部门就是自己目前的目标,但同时她也期待能再续自己的军旅生涯。“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希望能够报考直招军官。”
冷若萌和家人
作为家中的独女,她也曾在温室中被呵护着成长,而经过了部队的摸爬滚打,如今的她更像一朵迎着风雨生长的铿锵玫瑰。她说:“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会选择高中一毕业就去参军,军队提升了我的心智与信心,可以让我更加游刃有余地面对未来学习生活的一切挑战。”
两年前,她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携笔从戎,踏上跨越四千公里开往新疆军区的列车,去践行作为中国公民的神圣使命。两年后,她历经脱胎换骨的成长,脱下军装,告别军旅生涯回到暨南园。两年风吹雨打,部队这个大熔炉将冷若萌锻造成了理想中的样子。在未来,她也将继续坚持赓续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作风。不论是作为退役军人,还是重返校园的暨南人,她都将以昂扬向上的崭新姿态,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更远的未来。(2024-03-27)
文字:林佳宜
图片:受访者供图
视频:杜明灿 吕珮瑶 邹炅珊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380968/7213875
责编:李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