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3月28日上午,“共学百年史,同促一体化”暨南大学“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讨活动在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举行。活动由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广州市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图书馆、本科生院教师发展中心、基础教育办公室合办。
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夏泉出席活动并致辞,广州市思政课教研员,暨南大学相关部处负责人,潮州市、韶关市、汕头市、惠州市、梅州市、江门市、贵州省赫章县、甘肃省积石山县等暨南大学结对共建地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活动,线上直播观看近2.6万人次。
(活动现场)
活动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重大课题,以“共学百年史”的课堂教学展示为主体,结合微讲座、现场参观、学习沙龙等多种方式,探讨如何更好发挥思政课在教学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为思政教育发展贡献暨南力量。
夏泉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这为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暨南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自成立以来,通过开展多场课例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切实推进高校优质教师力量支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大中小学共学共研和资源互通共享。他希望暨南大学大中小思政教师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专题培训、资源共享等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打造更多的思政金课,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希望各参会者为推动本地区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张云平进行了《没有优结构就没有高质量——新结构教学评范式的理论与实践》微讲座。他从教育改革进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阶段、构建新结构教学评框架支撑核心素养培育、以新结构教学评范式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结构教学评范式的相关理论成果与实践应用。张云平期待广州市思政教研聚焦“应用新结构教学评框架 探索思政课高质量实施范式”主题,汇聚智慧、凝聚共识,共研共建共享广州特色教研本土品牌,为支撑引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授课现场)
在现场授课环节,针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学生,各授课老师以“共学百年史”为串联主题,分别讲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暨南大学附属小学教师王光辉、中学教师刘姝,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教师郑飞,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聂励分别进行了《红军不怕远征难》《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橡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主题授课,通过案例分析、合作讨论、现场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四史”,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
(授课现场)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思政学科教研员黄志勇从情景线、能力线、知识线等维度作授课点评,认为课程通过情境创设等方式推动了学生能力进阶,让学生实现从认识、认可到认定的境界提升。
“课堂牢牢抓住以生为本、课堂结构化、大单元教学这三点,不仅促进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还达成了教学目标。”专门赶来参加活动的韶关市始兴县实验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伍国兴认为不枉此行,“暨大之旅,给我的思政课教学以源头活水之效,继而推动学校思政课教学之渠清水长流。”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马敏敏表示,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式。自己作为有志于从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大学生,将不断锤炼本领,努力为未来思政教育贡献力量。
(参会人员参观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
活动中,参会人员还在暨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讲解员队伍的引导下,参观了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
责编:苏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