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暨大
【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胡军 陶锋:以双链深度融合牵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供稿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日期:2024-03-26 阅读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表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切实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是牵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关键抓手,更是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手段。

双链分离

是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客观上要求科技创新必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然而,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脱离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亟待着力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目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主要体现为高校院所的科技供给与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脱节。从需求来看,我国重点产业领域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层面存在亟待突破的短板弱项,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卡脖子”问题尤其严重,迫切需要基础研究特别是市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取得实质性突破。从供给来看,整体上科技创新链条存在“下游重、上游轻”的突出问题,即应用开发具有明显优势,而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高校院所的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难以满足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强化科技创新的产业需求导向,既涉及创新链上游的基础研究,也涉及下游的成果转化。“创业教父”李泽湘认为,“用技术积累去找应用是非常低效的,更高效的是用问题去牵引技术”。一方面,高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要聚焦于解决重点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另一方面,高校的成果转化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面向产业发展的技术开发需求。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供给与企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之间存在一道“鸿沟”,相互缺乏了解,对接、合作机制欠畅通,本质上是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起来。

双链融合

是牵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抓手

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是创新主体与生产主体的融合、创新过程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创新成果与产品生产的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如同DNA的双螺旋结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创新链依托产业链落地生根,产业链依托创新链发展壮大。

一是双链融合有助于强化科技创新的产业需求导向。创新链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发的全过程,而产业链则涉及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基础环节。推进双链融合,将激活科技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时,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和需求,也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从而推动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例如,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与广东省针织印染行业的领军企业互太纺织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已长达十年,研究院科研团队始终扎根于企业的生产一线,深入挖掘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制定技术方案反复进行验证和迭代升级,最终实现互太纺织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制造企业的“华丽转身”。

二是双链融合有助于调整以高校院所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推进双链融合,通过加强产业链对创新链的引导,企业可以更早地介入研发过程,提出更具体、更贴近市场的技术需求,将会缩短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从而提高成果产业化的成功率。截至2022年底,华南理工大学共派出超1600人次企业科技特派员和近万名特派员学生助理,陆续进驻广东21个地市1000多家企业,直接或间接产生超过100亿元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双链融合能够使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三是双链融合有助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双链融合,能够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使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创新成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企业的实践主体作用,更加积极地参与研发、试验和成果转化等环节,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例如,深圳的“6个90%”创新密码,实现了科技成果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良性循环。企业通过参与创新链的建设和运营,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技术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反馈市场信息,提高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双链融合有助于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双链融合,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紧密结合,使创新资源和技术成果在产业链各环节中都能高效流动和共享。这不仅能够提升产业链的整体创新能力,而且能增强产业链有效应对各种外部冲击的适应性和韧性。此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业链供应链需要进一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推进双链融合,能够促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模式的广泛应用,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产业链供应链的精准管理和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及市场响应速度。

以双链深度融合

牵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路径

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新动能。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变量和最大动力源。未来应从基础研究开始,加强战略前沿领域部署,向产业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性核心技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经济社会价值。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解决好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要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创新平台,加强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加强“硬科技”创新布局,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创新链条向前端移动,以创新优势引导产业资源集聚。要培育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解决好从“技术”到“产业”的转化。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建立“双创”平台孵化科技型企业,加强跨企业技术流动,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链主”企业联合产业链重点企业组建创新共同体、产业创新联盟。加强资源高效配置,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完善产业链创新体系,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创新链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产业链上,以“链”聚势,做好“延链强链补链”大文章。做好延链,要积极运用创新思维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速产业迭代与创新,推动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模式变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好强链,要沿着产业链开展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环节布局创新链,运用新技术对需求分析、研发设计、试制改进、加工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进行改造提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产业赋能作用。做好补链,要精准突破产业“卡脖子”“堵点”“断点”等薄弱环节,面向产业链上下游重点环节强化科技攻关,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实现内生性增长,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链条各环节引导产学研各方共同介入创新。知识创新主体即研究型大学及其科研人员的介入,可以解决创新的科学导向问题;技术创新主体即企业及创新团队的介入,可以解决创新的产业化导向问题。一是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发挥高校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对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激励。二是瞄准产业链重大需求创新人才计划工程。面向全球引进符合主导产业方向、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拥有产业界、科技界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联合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产业技能人才。

优化双链融合生态环境,健全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关键要在创新激励方面敢于“做加法”,在科研管理方面舍得“做减法”。具体来说,改革创新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实施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在更大范围内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包干制”“负面清单”等制度。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加快建立健全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对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的精准支持。加强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支持,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推动跨区域开放合作,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合作,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一是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载体和产业园区。依托自贸区、高新区、经开区等,根据创新链上各环节的需要,积极引进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提高产业链创新链的价值能级。整合区位相邻、产业互补的各类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等,打造更多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二是发展以创新为导向的开放型经济,支持跨区域配置创新要素,深化区域经济和科技一体化发展,拓展产业链和创新链网络。三是加强产业链、创新链的国际布局。通过共建海外创新中心、海外创业基地和国际合作园区等方式,加强与国际创新产业高地联动发展,深度融合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作者系暨南大学原校长;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审核:尹书博

责任编辑:张天悦

网络编辑:王晏清

原文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3/t20240326_5741159.shtml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