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暨大
【南方都市报】当一群暨南青年决心奔赴乡村一线
供稿单位:南方都市报 文:南都记者 孙小鹏 实习生 李南君 陈姝妃 通讯员 李伟苗 温婧 图:南都记者 马强(部分由通讯员提供) 发布日期:2024-03-13 阅读量:

南都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价值所在。”在今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孔军如是说道。

就在今年寒假,一场高校与县域“双向奔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广东全省各地如火如荼开展。

图片

为乡村振兴汇聚青春才智,以实际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在“双百行动”号召下,暨南大学学子拧成一股绳、精准发力,组成一批专业对口、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团队紧锣密鼓奔赴乡村一线。

围绕张九龄宰相粉、顿岗马蹄、柏塘山茶、石坝富硒大米等产业,服务内容涵盖农业科技帮扶、乡村景观改造、助农直播带货等方面……短短的寒假时间内,暨南青年们在韶关市始兴县、惠州市博罗县和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等地,将专业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深入基层一线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东北部,距离广州130公里、深圳96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茶乡——柏塘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柏塘镇的茶产业和文旅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心脏”。

这是暨大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博罗的第一站,也是暨南学子此行深入基层一线、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图片

图片

开展“真”调研,发现“真”问题。“茶古知今”三下乡调研团队负责人梁晓暄告诉南都记者,通过对当地茶产业相关公司以及当地政府机关单位的走访,调研团队对当地的茶叶和文旅产业发展制约条件有了基本的认识。结合团队成员专业所学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团队确定重点开展以“茶之旅”为主题的茶文化宣传直播活动,同时完成纪录片的拍摄,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柏塘山茶和其背后蕴含的丰富茶文化。

“我们最初是想帮助提高当地茶叶售卖的数量,但是调研中发现,当地最需要的是,打开柏塘山茶知名度。”梁晓暄表示,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能够为柏塘镇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柏塘镇茶产业与文旅产业走出惠州、走向全国。

以实为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正是此次“双向奔赴”的真实写照。

图片

在韶关市始兴县,由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和学生记者组成的“暨轩星火”乡村振兴实践团,也发挥自身所长、将所学用于实践,热火朝天地开展“‘双百行动’乡村振兴结对共建工作开展经验”主题采访调研。

实践团前往始兴县沈所镇石下村护栋晴岚围楼、李氏宗祠,顿岗镇马蹄生产销售基地、广东始兴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交易集散中心,隘子镇旺满堂旺宰相粉厂、满堂客家大围等地,生动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文旅资源和饮食特产;采访暨南大学帮扶队负责人,全面了解帮扶工作的开展思路与执行情况;走访当地乡镇干部与村民,深入调研帮扶工作的实际成果与未来期待……团队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全媒体展示暨南大学在始兴县开展“双百行动”工作情况,探索高校助推“双百行动”走深走实工作经验。

“这样的经历,不仅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更让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每一位学生在此次活动中,都收获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暨大老师陈国琼说道。

特点:80余支团队申报 不乏港澳台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参与

把教育、实践和服务贯穿始终,厚植爱党爱国爱校情怀,是对此番“双向奔赴”的生动诠释。

暨南大学党委孙彧副书记表示,在今年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等方面的集聚优势,主动对接韶关市始兴县、惠州市博罗县和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等地的实际需求,立项一批校级重点团队,同时为每个团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切实帮助学生将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和感悟思考等转化为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

图片

据悉,今年寒假期间,学校共有80余支团队申报,24支专业对口、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团队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团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实践活动不乏港澳台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参与其中。

来自中国香港的甘传冠,便是“暨轩星火”乡村振兴实践团的一员。“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始兴帮扶队队长、当地企业负责人以及村民,从点到面地去了解不同角色下的不同需求,获取了不少有价值信息。”他告诉南都记者:“作为暨南港生,能为祖国的乡村振兴出一份力,我感到充满力量。”

图片

“通过参加‘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在这场生动的历史课程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让自己明白了青年在‘百千万工程’中应当肩负的责任。”“红色引擎 青春助力‘百千万工程’”博罗实践团成员陈文迪,则是来自中国澳门。寒假期间,他与团队成员们通过实地观察、访谈等实证研究方式,深度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提炼当地文化内涵与精神特质。

此外,团队还开展了红色主题墙绘活动,以《爱莲说》为主题在村道外墙绘制墙画,协助打造优质红色文旅品牌,将艺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为乡村的文化传承和新农村形象的塑造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文迪对此番丰富的行程感触颇深:“未来我必将奋发图强,争做历史的守护者和传播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

此外,为了提升始兴县顿岗马蹄的知名度,发出暨南青年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最强音,实践团通力合作,携手策划拍摄顿岗马蹄宣传片。来自墨西哥的留学生白洋(Antonio)出镜,以暨南海外青年的独特视角讲述他与顿岗马蹄之间的故事,呈现“粤北粮仓”的新发展、新面貌、新气象,为顿岗镇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注入青春活力。

来自委内瑞拉的莫亚(Luis Mora)在队伍中担任外语主播,负责在队伍直播助农活动中介绍始兴特色农产品,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直播带货的营业模式。通过与观众的互动与交流,他们帮助当地销售特色农产品,扩大宣传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莫亚表示:“此次韶关始兴之行,是我第一次走进中国乡村。通过这种在镜头前说话的方式,帮助当地卖出农产品,我为我们团队和我自己深感骄傲。”在未来,他也会努力提高他的普通话水平,了解更多中国文化,助力顿岗乡村振兴。

成果:通过直播带货、产品包装设计等形式 助力农产品扩大销售

推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质增效、促进实践成果转化落地,亦是此次实践活动的现实图景。

2023年8月,为扎实推进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暨南大学与始兴县、博罗县结对共建。自结对以来,暨南大学发挥学科、人才和校友优势,结合始兴县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按照“县域所需、高校所能”的原则,聚焦始兴县、博罗县产业发展、城乡建设规划、集体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探索合作共建模式。

在今年1月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启动仪式期间,学校就同步开展了助农直播带货活动,助农实践团队成员积极推介顿岗马蹄、张九龄宰相粉等产品。

图片

韶关市始兴县顿岗镇“双百行动”专项工作人员黄翔表示,“双百行动”开展以来,暨南大学的对点帮扶为顿岗镇发展注入了年轻力量。学校通过技术、人才优势,开展直播带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顿岗马蹄销售。该镇强镇富村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钟炳奎也指出,目前暨南大学已经通过直播带货、产品包装设计等形式助力顿岗马蹄销售,“希望暨大能帮忙把产品宣传推广至海外”。

在始兴县隘子镇,旺满堂旺宰相粉厂负责人、非遗传承人官超诚先生儿子官俊峰表示,始兴清化粉(又名“张九龄宰相粉”)是始兴县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特色产品。目前该产品在市场销售方面还需要更多投入,“希望和暨大有更深度的合作,共同打造更先进的生产线和现代化厂房”。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寒假虽短,但为乡村振兴踔厉奋发、接续奋斗的行动仍在继续。

“益农”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将在本次寒假“三下乡”调研的基础上,持续加强与当地政府、种植户的对接与联系。“暨轩星火”乡村振兴实践团拟后期制作多部文旅宣传片,并撰写以高校开展“双百行动”工作经验为主题的调研报告,以暨大宣传力量助力当地发展。“寻味千年”实践团亦拍摄了一系列“美食视频”,后续将进行自媒体投放,发挥青年的创意,助力宰相粉的宣传推广;接下来,实践团将致力于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宰相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当中,为当地人民借助宰相粉开创致富之路贡献绵薄之力。

暨南大学团委负责人也表示,学校将工作特色,推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提质增效,积极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2024-03-12)

采写:南都记者 孙小鹏 实习生 李南君 陈姝妃 通讯员 李伟苗 温婧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部分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孙小鹏

原文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311919220.html?layer=2&share=chat&isndappinstalled=0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