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11月8日至9日,2025年广东省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暨“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广东省省赛(以下简称大赛)在暨南大学举办。本届大赛以“理解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广东省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广东省本科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协办。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莹、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姜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副总编辑常小玲,广东省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陈金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开幕式
陈莹表示,本次大赛为全省大学生展示外语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是推动外语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激励着广东学子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希望选手们在比赛中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卓越风采、取得优异成绩。暨南大学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兄弟院校在英语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互动。
姜琳表示,大赛是“三进”工作融入外语教育的生动实践、深化外语教育改革的重要引擎、产教融合培育国际传播人才的关键平台。她希望广东各高校以赛事为契机,持续深化外语教育改革,强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理解中国贡献广东力量。她同时鼓励选手们珍惜切磋机会,赛出水平、赛出风采,充分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青春姿态。
常小玲回顾赛事发展历程并表示,“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赛事始终坚持价值引领,坚持实践导向,为培养实战型国际传播人才提供训练场。她期待选手们通过大赛的历练,磨炼意志、积累经验、锻炼本领,提升用外语知识、综合能力解决国际传播和人文交流中真实问题的本领,真正做到理解中国、沟通世界,进而承担起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
陈金诗指出,大赛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作用,致力于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是检验和展示全省高校外语教学成果的重要舞台,将有效反哺外语教学改革创新,对提升全省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大赛以“理解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旨在引导选手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涵养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拓展知识广度、思想深度,展现外语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
作为广东省外语类学科竞赛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广的赛事之一,设置英语组、多语种组和国际中文组三大组别,覆盖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韩国语和国际中文共11个语种。英语组设置国际传播综合能力、笔译、口译、短视频赛项。多语种组各语种不设置分赛项,考查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国际中文组设置中文短视频赛项,考查来华留学生的中文综合运用能力。
大赛自2025年6月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全省69所高校的5.5万余名学生参加。经过初赛选拔,1100余名学生脱颖而出,进入广东省复赛,其中英语组综合能力赛项作品256、笔译赛项作品134份、短视频赛项作品119份,国际中文组中文短视频赛项作品13份。11月8-9日,共有244名选手参加了英语组演讲、口译赛项的角逐。

英语组演讲赛项比赛现场
本次大赛选出的优秀选手将代表广东赛区参加今年11—12月在北京举办的“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决赛。
在11月9日下午举行的大赛闭幕式上,广东省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广东省本科高校外语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吴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华南信息中心主任刘秋香,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蒲若茜致辞;并宣布了英语组演讲、国际综合能力、口译、笔译、短视频赛项及国际中文组短视频赛项成绩。获奖选手将由大赛组委会统一颁发带有广东省教育厅公章的获奖证书。
责编:李伟苗
#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