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喜讯!暨南大学项目入选“双百行动”首批省级优秀示范案例
供稿单位:乡村振兴办 发布日期:2025-03-04 阅读量: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近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公布了“双百行动”首批省级优秀示范案例名单。我校《聚焦产业升级,科技赋能振兴助力始兴县“土特产”产业做强做大》成功入选,成为全省仅28个首批获选案例之一!

聚焦产业升级,推动“土特产”产业做强做大

始兴县作为韶关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优越、资源丰富,但农业发展存在产业链短、技术支撑薄弱等瓶颈。根据“双百行动”工作部署,暨南大学聚焦特色农产品发展需求,以科技赋能为抓手,围绕科技产业化、生产标准化、品牌化三大领域精准发力,实现始兴县“土特产”产业的做强做大。

自“双百行动”开展以来,两校通过累计投入经费近150万元,派出1500余名师生,累计服务时长2.28万小时,逐步推动了地方特色产业“张九龄宰相粉”“顿岗马蹄”等从“小作坊”向“大产业”转型,为农户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科技产业化赋能地方经济

为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瓶颈,暨南大学组建了4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申报创建2个科技小院,通过推动研产销一体化合作,延长产业链,开展食品深加工、功能性营养物质开发和搭建电商平台等项目,协助隘子镇建立6个农业示范基地,构建了科研支撑、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实践相结合的高效发展模式,为高校科研资源如何转化为地方农业发展动能提供了成功样板。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科技特派员余稳稳团队等到始兴县隘子镇旺满堂食品有限公司车间调研

生产标准化助力产业升级

标准化生产是实现规模化、稳定化和高效化的基础。暨南大学团队携手始兴县深入工厂、作坊和农户,牵头《张九龄宰相粉团体标准》的编制,规范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操作;推动标准化生产线建设,协助始兴县打造2家标准化车间,投入1200万元升级改造生产线,产能从每年1000吨提升至4000吨,新增生产线使全县标准化产能提升6倍。截至2023年,“张九龄宰相粉”年产450万公斤,年产值4500万元,销售额同比增长30%,直接带动500余人就业。

从“品类认知”迈向“品牌认知”

暨南大学与始兴县市场监管局达成品牌共建协议,以张九龄历史文化为核心,提炼品牌IP,优化包装设计,赋予“宰相粉”更强的文化属性。通过“张九龄宰相粉进校园”等推广活动,吸引了超过2万名师生参与。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等现代化手段,线上粉丝数突破10万人次,进一步拓宽了市场销售渠道,获得《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中国教育报、南方+等平台发布10多篇新闻报道,为地域特色食品打开了新的销路,为地方特色产业打造“示范样板”,为促进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贡献更多暨南智慧。

责编:常凯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