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暨南大学代表委员在广东两会发出好声音
供稿单位:党委统战部 文:吴健豪 发布日期:2025-01-22 阅读量: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月15日-18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月14日-17日召开。

今年,暨南大学共有2位省人大代表和10位省政协委员出席了广东两会。省人大代表分别是学校原校长宋献中、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周振;省政协委员分别是暨大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麦耀华,学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燕,民革暨大总支副主委杨光,民盟暨大基层委主委叶农,民建暨大基层委主委杨森平,民进暨大基层委主委樊锁海,农工党暨大总支原主委谢光辉,农工党省委会常委、暨大侨联主席吴传斌,致公党暨大基层委主委彭雪梅,致公党省委会委员陈平。

广东两会期间,我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发挥高校专家智力与专业优势,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广东省发展全局,聚焦民生,就有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医疗健康、文化传承与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和服务等多个热点议题,在广东两会上积极发出“暨南声音”,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省人大代表宋献中

1月15日下午,宋献中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河源代表团集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他表示,报告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成绩总结体现担当,问题分析精准到位,工作谋划审时度势。建议河源把发展绿色经济与发展数字经济结合起来,与产业规划布局结合起来,与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结合起来,与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感结合起来,与项目投资建设结合起来,不断组建和延长“绿色链”,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应有贡献。

大力建设科学仪器产业高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发展壮大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精密仪器等产业,打造全国高端装备制造重要基地。”作为来自科学仪器制造业的代表,省人大代表周振表示,广东要大力建设科学仪器产业高地,率先推动建立一个全新的千亿元级产业,形成全国性产业竞争优势。

周振所在的禾信仪器是中国第一家专业质谱仪器民营企业,也是广州土生土长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周振认为,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工具和关键核心技术,是国家科技自主自立的基础。当前,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这为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带来了重大机遇。

对此,周振建议,我省要大力建设科学仪器产业高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仪器产业生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推进新型钙钛矿  太阳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钙钛矿太阳电池凭借高光电转换效率、低制造成本及较高技术门槛等优势,成为光伏领域的新兴力量。广东省政协常委,暨南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麦耀华递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钙钛矿太阳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提案》。

为推动广东省钙钛矿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麦耀华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发力:加大政策支持,广东省应出台针对性政策,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聚焦提升效率和稳定性;加大项目支持,设立专项基金,助力示范项目和产业化项目,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加大产业链协同,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加大市场推广,通过示范项目和市场推广,扩大应用范围,提升市场认可度。

发挥校友会的作用    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增添活力

身为暨南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梁燕格外关注报告中的第五点——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注入新的生机活力。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关工作亟待积极谋划新篇、开拓新局。

暨南大学作为华侨最高学府,校友遍布世界五大洲、祖国各省市。近年来,暨南大学充分借助校友会这一平台,加强与海内外校友沟通交流,积极服务海内外校友,以当地语言传递暨南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我省共有72所本科院校,具有极为丰富的海外校友资源。建议我省高校进一步加强高校海外校友会的建设,挖掘和培育更多有代表性的海外校友,搭建强大的海外校友网络,筹划有影响力的海外校友活动,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增添蓬勃生机与活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心理健康监测,完善心理预警干预等八项任务。

“2025年‘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即将结束。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永远在路上。我们需要将行动计划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常态化的建设,在注意保护学生隐私的情况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心理素质。”杨光说。于管理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杨光建议,探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系统整合到教务管理系统中,将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价纳入心理健康系统,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隐私保护,防止数据滥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的同心协力、携手解决。

聚焦推进港澳台及海外    中华文化教材体系编辑与推广

叶农继去年之后,再次为暨南大学在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发声,提出了“关于推进暨南大学港澳台及海外中华文化教材体系建设的建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很多领域扭转了受制于西方话语体系的劣势,国家形象在国际上越来越广泛地受到认可;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因素以及人的代际更迭原因,中华文化在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华人之中的传承传播又面临新的挑战。

对此,叶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广东省承担起编辑港澳台及海外中华文化系列教材的责任,传递内地先进的制度文化和艰苦奋斗的革命文化;二是拨出专款,成立基金,建立长效机制,为广东省文化大省的建设及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贡献力量;三是促进教材的境外推广和使用。

杨森平长期致力于财税理论与政策、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税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在履职过程中,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调研,围绕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和财税政策等方面建言献策,为推动广东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今年两会期间,荣获广东省政协2024年履职优秀委员的杨森平提出《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 激活广东未来产业新动能》《借鉴上海经验,大力发展广东首发经济》等共12项提案和建议。

关于完善广东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建议

樊锁海在政协分组会议上作了发言,他提及广东在扎实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提出关于完善广东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需要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化解的多部门协同机制,落实落细“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标准化机制;完善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和机制,包括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省政协委员吴传

充分发挥大湾区优势    建设万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024年10月,广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超万亿元,规上医药工业规模超5000亿元。

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上,吴传斌带来了多份提案,建议广东充分发挥大湾区优势,建设万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围绕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做好文章。同时,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加强链上企业协作,推动产业出省、出海。

加强高品质文化内容的建设   助推湾区文化繁荣发展

谢光辉在政协分组会议上作了发言,建议政府从财政等方面持续加大对文艺精品创作的扶持力度,引进培育一大批文艺名家,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反映广东、反映人民呼声的文艺精品,丰富高品质文化的供给,推动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荣获广东省政协2024年履职优秀委员的彭雪梅,提出以下提案与建议:一是比照港澳居民,以高科技金融手段推动华侨在广东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二是创办广东人工智能辅助青少年儿童精神诊疗医院;三是再次提请恢复地铁13号线“暨大站”名;四是在我省尽快建立惠侨“中医AI诊疗基地”。

传统文化及手工技艺持续焕发“新活力”

陈平长期从事文化遗产的跨学科研究、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像广彩、粤绣、玉雕等,要先‘活’起来,才能‘火’起来。”陈平说,2022年,暨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不断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价值转换与创新创意设计,并教授手工艺人创新传承技艺的方法,让非遗文化“活”在当下。

围绕今年年底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下称“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陈平还将一个提案带上了省两会。“花文化是广府文化的特色之一。”她建议,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作为岭南花文化展示的窗口,面向全国征集运动场馆“花名”,并用鲜花元素装点运动员下榻酒店、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伴手礼等,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及运动员在“花海”中感受广州魅力,推动“千年花城”形象深入人心。

责编:常凯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