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读暨南
【学者书房】蒋述卓谈“阅读人生”: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成长史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文:林佳宜 杜明灿 图:林佳宜 李雨桐 视频:李雨桐 林佳宜 发布日期:2024-04-24 阅读量:
【编者按】在知识的海洋中,每一本书都犹如一座灯塔,照亮求知者的航程。作为承载着荣光的百年学府,暨南大学一直以来都是汇聚智慧、传播文化的沃土。今日起,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推出“学者书房”系列报道,寻访学者足迹,讲述书籍故事,展现精神的力量与美的传承。愿每一字、每一帧,都能激发思考,引领读者走进更广阔的知识世界。

蒋述卓谈“阅读人生”: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成长史

他遨游书海几十载 自幼与书结缘

他教学与治学相互成就 春风化雨、厚德载物

他将生命比作一部书 挥洒多种笔墨书写人生

他是文艺学领域的“学术杂家” 也是穿梭浩瀚书林的一名旅人

他年近古稀却目光如炬 于阅读中洞悉生命的真谛

今天,我们走进蒋述卓教授的书房

听他将悠悠岁月的“阅读人生”娓娓道来


  

暮春四月的午后,阳光透过绿叶倾泻而下,洒在校园拐角处的第二文科楼前。这里是暨南大学文学院,也是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文学院教授蒋述卓学习、工作的地方。8楼一间面积不大的房间,是蒋述卓的办公室、也是他的书房,步入其中,便能看到侧面整墙的书柜,双层架错落有致地排满文化研究、哲学、美学、诗学各类书籍。整间屋子陈设井井有条,不显逼仄,充斥着学术氛围与馥郁书香。在这里,蒋述卓卸下行政职务,全身心投入文学研究和自己深爱的阅读生活。

蒋述卓的藏书多,且包罗万象,从哲学、美学到文化产业研究,范围涵盖又不限于文、史、哲领域。除去在校的4000余册书籍外,他家中书房还有1万册藏书,此外,他还将5000册藏书赠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蒋述卓不仅在宗教艺术方面颇有研究,还将学术视野辐射至文艺评论、当代文化诗学等方向,他的研究格局与学术理念,都能从他浩如烟海的藏书中窥见一二。

“我呢,现在还保持每天4到5小时的阅读,一般上午两个半小时,下午两个半小时。”如今,69岁的蒋述卓仍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于他而言,在书籍陪伴的漫长岁月里,读书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了他生命的每个阶段。

配图1

蒋述卓

徜徉万卷书海

“书籍是天下公器,应该让天下人都能享受。”

蒋述卓家中书房的醒目位置,高悬“心远斋”三个字,这是他为书房取的名字,来自陶渊明的诗句“心远地自偏”。家中书房更像一方宁静之所,隔绝外部世俗喧嚣,坐于其中翻开一本书,便能让心灵在书香的角落栖居片刻。

“我现在藏书主要看两点,一是看过往版本的价值,另一个是收藏朋友的赠书,这些是很有意义的。”谈及赠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5000册藏书,蒋述卓认为,“书籍是天下公器,应该让天下人都能享受。”

配图2

蒋述卓家中的书房

蒋述卓的阅读习惯,是在学生时期养成的。

上个世纪70年代,蒋述卓在桂林师范学校读中专。彼时,他怀着对历史浓厚的兴趣,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第一个学期的寒假,蒋述卓主动留校,每天重复着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从古典文学到现代小说,凡是图书馆开放的藏书,基本都被蒋述卓借阅过。

蒋述卓早年的阅读经历可用“如饥似渴”四字形容。中专的两年时光,培养了他的阅读习惯。回忆起当初的岁月,至今仍历历在目。桂林的冬天十分寒冷,即便如此,那时的蒋述卓仍选择在寒假留校,天寒地冻,他便坐在宿舍拿被子紧裹着脚读书。

“那时的我,就是一门心思想利用时间好好读书,有些书平时去借都借不到。一旦把书拿到手中,就如饥似渴地读。”

在那个物质较为匮乏的年代,正是对读书的渴望,陪伴着蒋述卓度过这段艰苦平凡的岁月。他在读书中汲取养分,驰而不息,化知识为食粮,铸造精神的血肉之躯。“那个时候对物质欲望没有太多的追求,反而通过精神的追求能获得更多的满足。”蒋述卓认为中专的两年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更是自己“成长的过程”。

1977年考入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蒋述卓,走上了学术道路。彼时的他,已从泛读与精读结合转变为围绕研究方向的精读。“学者的读书和藏书,大多与研究方向息息相关。”读博期间,蒋述卓将研究目光落在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上,但文学研究本就要求广博,蒋述卓就大量阅读佛教文论,将《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啃读数遍。此外,他还专门收集了金陵刻经处所刻的佛教经论,该本也是蒋述卓最得意的藏书。

因为痴迷阅读,蒋述卓的身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读博期间,他反复精读海量资料,佛经原本字小而密,由于整日阅读《大藏经》等原始资料,蒋述卓看东西都有些重影,在医生的叮嘱下,回家休整两个月才得以恢复。即便如此,蒋述卓仍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学术。在“沉潜反复”的治学态度中,蒋述卓出版了《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宗教艺术论》等专著,他的治学之路,仍在书香萦绕下连亘绵延。

配图3

读书用于治学,而不限于治学。对蒋述卓而言,日常阅读必不可少,每逢出差、旅游,他也总会带一本纸质书同行。“在飞机上、动车上,只要你沉浸下来读书,两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蒋述卓读纸质书,也读电子书。“现在有的书我也会在电脑上读,电子书资源太方便了。”为了更好地进行电子阅读,蒋述卓还时髦地给电脑装上了可升降的控制台。“但我还是习惯读纸质书,可以翻阅和记录,对眼睛也比较好。”

在徜徉书海的人生中,蒋述卓已将读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用一抹书香,浸润岁月流年。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儿

“成为有知识的人,成为传授知识的人”

蒋述卓与书的缘分,发端于他的童年时期。

蒋述卓的父亲是一位爱书之人,他常阅读《隋唐演义》《水浒传》的故事,然后聚集一群书友,演绎讲述、自得其乐。在家中,蒋述卓的父亲也十分注重读书习惯的培养,在父辈的影响下,蒋述卓的有着浓厚的书香氛围。

蒋述卓姓名中的“卓”字,就取自《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他的人生也始终与书籍相互交织。“当时这本书正流行,我的姐姐是小学老师,她就取了‘卓’字作为我的学名,这也是我和书籍最早的缘分。”蒋述卓回忆道。

年幼时期偷看哥哥的语文课本,也及早地激发了蒋述卓对阅读的兴趣。“语文课本从《诗经》谈起,一直讲到清代的《红楼梦》。我都看,也都喜欢看。”在翻阅语文课本的过程中,蒋述卓渐渐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彼时,书籍的世界向他敞开了大门。

配图4

蒋述卓书桌上的《李杜诗学》

“我们1950年代出生的人,接触到最多的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再来就是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教育。”

蒋述卓的初中时期,《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红岩》等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小说开始风靡,一本本书在朋友间相互借阅、互通有无,培养了他对当代文学的阅读趣味,为蒋述卓早年的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配图5

阅读过的书籍累积成层层阶梯,筑就了蒋述卓一路成长的道路;指尖翻过的书页留下岁月的痕迹,蒋述卓与书籍间的羁绊也愈加深刻。本科毕业后,蒋述卓在广西师范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并留校任教。教了半年书后,他便下决心舍弃原来的工作,脱产读博。当时在许多人眼中,蒋述卓已经拥有体面的工作,放弃已有的一切去读书,让很多人难以理解。

但蒋述卓的理由很简单:“我去读博士,就是希望成为有知识的人,成为传授知识的人。”这样的理想追求,贯穿了蒋述卓的阅读人生,也塑造了他的文人修养与学者气质。

学生时期,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传授知识的模样烙印在蒋述卓脑海中,理想职业的轮廓逐渐清晰。蒋述卓坦言:“老师对我的影响大,所以我想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有教养的人,最终成为一个好老师。实际上读书是和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的,读书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教好书。”

配图6

蒋述卓与学生们在一起

教学方面,蒋述卓践行着教与学的“知行合一”,在学术科研上海纳百川地学习,并落实于教学的实践中。蒋述卓不断通过读书治学提升丰富自己,从而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齐头并进。

蒋述卓深耕学术道路50年,从教40载,教导学生无数。不论作为教师,作为学者,还是作为一名“读书人”,多年博览群书的经历淬炼成他的文人底色,师者,学者,读者三种身份自然融为一体。

多套笔墨书写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部书”

对蒋述卓而言,读书是一种生活习惯。

蒋述卓主张“没有读书目的论”。为了要做某件事,要完成某项任务才去读书,那是万万不可的。一些书籍看似无用,实则有“无用之用”。读书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的素质与修养,在无声的浸润中,书籍便逐渐融入了人的生命,内化为构筑人格的精神力量。

谈到读书对人的塑造,蒋述卓分享道:“读书一是能涵养自己的修养,帮助你成为有知识的人,有教养的人。读书也可以完善人格,使你的人格得到健全。‘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选择阅读什么书对个人的成长而言是很重要的。”

配图7

蒋述卓提倡青年人多读经典。经典历经多年洗涤仍历久弥新,其中富含的营养在时空流转中逐渐积淀而成。面对当下日益增长的碎片化信息,他则将碎片阅读比作零食,将经典阅读比作正餐。“天天吃零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正餐维持营养均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选择阅读经典。”

“年轻的朋友容易被网络牵着走,但其实还是在于个人意志,要有读书的选择和读书的底线。我们要建立读书的主体性,这才是最重要的。”蒋述卓引用了鲁迅的金句“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他提出青年人拥有自主的意识很重要,要有读书自主性,做时间的主人,生命宝贵而不可浪费。

配图8

蒋述卓的读书笔记

蒋述卓还强调,读书不是死读而是活读,读书是“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读书可以源源不断为你提供很多的营养,自然而然就能把这些内化到写作和为人处世中。写作的时候再进一步帮助你理解得更深。”

蒋述卓最早的写作作品是1975年在《广西日报》上发表的一首描写红军长征的诗歌。在中专教书时期,蒋述卓曾随队下到农村。这段时间他接触了当时的一些“文化人”,有写剧本的,写诗的,还有写小说的。在这些人的影响下,蒋述卓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愈发浓厚。

从事学术研究后,蒋述卓曾出版过许多颇有影响力的文学研究专著,而作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他也展现出自己学术研究外的另一幅笔墨。蒋述卓所作的《诗词小札》曾获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艺奖,通过现代的目光解读古典诗词,打通古代人与现代人的心灵,穿越千年时空,将前人滚烫的生命力量传递至今。

配图9配图10

《诗词小札》《生命是一部书》

蒋述卓还将多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集纳在一起,取名为《生命是一部书》。书名的灵感源于他早年在香港时,看到一座墓园中的墓碑,左侧为墓碑主人的出生年月,右侧为去世年月,仿佛一部书的首页与末页。“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是这么一部书,这部书的厚重轻薄,都是由自己去写就的。”蒋述卓用文人的笔触,记录下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所思所感,将学识的底蕴融入生命的温度,书写了独特的人生体悟。

蒋述卓说:“人人都在谱写自己的生命之书,同时又在充当着这本书的阅读者。”回看蒋述卓的人生之书,阅读如一道蜿蜒的潜流,指引着他成长的方向。历经岁月洗礼,书田为他开辟了无垠天地。千万书卷汇成多套笔墨,写就了蒋述卓的阅读人生。

【学者荐书】

配图11

《枢纽:3000年的中国》

作者:施展

学者荐语:这本书从3000多年的历史的角度,讲述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进程,介绍中国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其中探讨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就在世界之中。中国也只有在拥抱世界、走向世界的过程之中才能够发展自己,树立中国的地位,与世界相融合。

配图12

《历史·山水·渔樵》

作者:赵汀阳

学者荐语:过去讲历史,也讲山水,也讲渔樵闲话。在这样的笑谈中,过去的英雄历史和青山一样都是可以留存下来的,历史与山水是共存的,我们路过历史的时候也在通向未来。这本书能让读者看待时间有新的感悟。

配图13

《李杜诗学》

     作者:杨义

     学者寄语:李白和杜甫是具有第一流的生命辐射力的诗人,他们在把生命辐射给文字和外物的时候,无处不打上自己的印记。他们以不同的才性和风格,驾起了纵横双坐标,显示了中国诗学的博大精深和无限的生命力。

配图14

《小说史学面面观》

作者:陈平原

学者寄语:这本书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小说发展的历史, 同时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解读小说史。比方说从最早的章回小说,一直谈到中国现代性的多样面孔,运用综合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小说的发展。


【采访手记】

配图15

走进蒋述卓教授的书房,书柜里密密匝匝摆满了书,地上也层层堆叠着一摞摞的书。茶几上摆放一套精巧的茶具,旁边则放着一本《李杜诗学》。

见到蒋述卓教授的第一印象便是和蔼可亲。访谈时,他笑容亲切,分享了自己读书的经历与见解,温和坦诚地与我们侃侃而谈。从蒋教授的叙述中,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文人学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蒋教授从头到尾未特别强调过他对读书的热爱,但从他的言辞中能感受到,阅读这件事,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采访结束后,我们收获颇丰,仿佛在蒋教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书海与学海中的畅游。能感受到,蒋教授不论是作为一位名师,怀揣着“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初心,作为一个文人学者,保持着对学术研究的热爱,还是作为一个爱书的人,将读书视作一种生活方式,都与书籍紧密相连,编织成他书香四溢的“阅读人生”。

蒋教授的“阅读人生”,如此精彩!

采写:林佳宜 杜明灿

图:林佳宜 李雨桐

视频:李雨桐 林佳宜

采访&指导老师 杜明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