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关柏鸥/张宏团队合作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检测研究成果
供稿单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文:陈鹏伟 黄赟赟 图:陈鹏伟 发布日期:2024-04-16 阅读量: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暨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关柏鸥教授团队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宏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Fungal Biomarkers in Clinical Samples via an Interface-Modulated Optical Fiber Biosensor”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柏鸥教授、张宏教授和黄赟赟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暨南大学博士后陈鹏伟、博士生吴昊天、博士后赵亚婧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由暨南大学独立完成


以念珠菌为代表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致死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感染1300万人、死亡200万人。为应对该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威胁人类的超级真菌清单,提倡“早诊早治”。血液菌落培养作为现有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受限于报告输出周期长而易延误治疗。这种情况在医疗条件较差的落后地区更为严重。因此,亟需开发准确、高效且经济友好的早期床旁检测技术。



 暨南大学关柏鸥教授、黄赟赟教授团队与附属第一医院张宏教授团队合作,在研究中打造医工联合,共同攻克侵袭性真菌感染检测的临床难题,提出纳米等离子体界面增敏的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利用界面的折射率敏感区间调控和倏逝场能量增强功能,实现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标志物的早期检测。该传感器对侵袭性真菌的生物标志物1-3-β-glucose(BDG)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检测极限达10-12mg/mL量级),成功从小动物模型和临床血液样本中准确测出BDG含量,结果与已建立的临床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63)。该传感器能够有效区分阴性和阳性病例,并为潜在患者提供早期预警。该成果将目前真菌感染的检测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30 分钟,为临床开展及时抗真菌治疗提供了关键时间,能有效减轻偏远贫困地区病患因延迟诊断造成的痛苦。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701268,623751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230040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A1515011278,2021A1515110842)、广东特支计划本土团队项目(2019BT02X105)、广州市市校联合基金(2023A03J0130)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2985

责编:杜明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