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基层党建巡礼 | 环境与气候学院党委:凝心聚“绿” 打造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供稿单位:环境与气候学院党委 发布日期:2024-03-22 阅读量: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暨南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全党全国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学校大力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迎接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基层党建巡礼”系列报道,多维度、立体化地呈现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业成就,全面展示各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成效和亮点,总结凝练改革发展的好经验,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爱校荣校的使命感、责任感,敬请关注,欢迎各单位积极投稿。

环境与气候学院党委在暨南大学党委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锚定“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实施“四大融合”举措,将党的建设贯穿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群团建设等各个方面, 着力打造“绿美”基层党建品牌,推进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

配图1

(“一个工作目标,四大融合举措”图示)

党建融育: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

“五学联动”夯实理论根基。学院党委将理论学习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干部领学、班子促学、个人自学、专家导学、实践研学“五学联动”。通过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邀请专家讲党课,各级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充分运用红色教育资源和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实地研学,厚植家国情怀。创办“党旗引领我成长之绿美课堂”品牌活动,邀请导师及优秀师兄师姐开展讨论学习,讲思想、讲学业、讲疑惑、讲发展,帮助学生增强理论水平,树立明确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沉浸式”现场教育,学深悟透“两山”理念。

(五学联动活动图片)

构建“三步走”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以“学院党委+各教研室+教师”的“三级联动”逐层引领模式,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三步走”课程思政体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贯穿始终,使学生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科学论断。结合专业资源,打造第二课堂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野外作业、实地考察中不断夯实专业基础,坚定做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与守护者。思政育人工作案例《环境宣传教育,培育新时代环保青年》荣获暨南大学“庆祝建党100周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二等奖。

“五套组合拳”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积极发挥实践育人功能,通过搭平台、引资源、准对接、树典型、重考核五套组合拳,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近五年,环境与气候学院师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年会等赛事中屡获佳绩,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8项,校级获奖50项,参与获奖超过320人次。主动作为,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近五年,学院学生就业率每年均保持在95%左右,其中本科生升学率达45%。2021年、2023年两次荣获暨南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党建融业:推动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层次“四有”教师队伍。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师引培全过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6人,高层次人才中党员比例高达70%。加强“双带头人”后备队伍培育,积极选配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有组织力的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近五年,共获批省级、校级“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校级样板党支部1个。

配图5

(党员队伍)

党建与科研互融互促,学科发展成效显著。近五年,共获批国家级项目116项,省部级项目135项,横向项目179项,获批科研总经费约2.8亿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共发表SCI论文1100余篇,在高水平期刊(自然指数收录)发表论文140余篇,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8项,出版专著8部,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

加强“绿美”品牌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贡献力。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社会服务责任,注重引导教研团队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围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绿美广东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积极组建科技团队开展联合攻关,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贡献暨南力量;多项创新技术成功投入环境工程实际应用并持续改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其中,“护湿益民——大湾区湿地+生态研学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项目入选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重点团队,被授予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称号。“党建+科技同向赋能,绿美广东生态”品牌活动工作案例被节选刊登在人民日报广东客户端。学院党委结合学院中心工作,形成了“绿美广东 三匠五融”党建品牌。

配图6

(社会服务案例)

(“三匠五融”党建品牌)

党建融建:凝聚环境科技创新“新合力”

党建联建,深化“政产学研”融合发展。主动对接地方与企业开展学生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现已建立专业实践基地18个。加强与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交流,推荐学院教师进入广东省环保产业专家技术委员会专家库,作为智库人才支撑绿色发展。持续提升由学院创办的“环境污染与健康学术会议”、“粤港澳生态环境高端论坛”影响力,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合作交流。

聚焦有组织科研,推进重点平台建设。学院党委积极整合资源,大力推进“111”创新引智基地以及广东省环境污染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广东省南岭森林大气环境与碳中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多个重点平台建设。鼓励党员师生和党外高层次人才依托重点科研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和交叉合作,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科技支撑。

配图8

(我校首个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式授牌)

党建融群:引领群团组织焕发“新动能”

党建引领团建。学院团委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注重加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2023年获评暨南大学“青年大学习”先进单位。以暨南大学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依托,围绕“绿美环境”主题开展摄影、书画比赛、校园噪声检测、双碳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发展新理念。学院团委获评暨南大学五四红旗团委、暨南大学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获评暨南大学优秀志愿者服务队。

开展暖心聚力工程。学院党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多举措健全服务人才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人才调研工作,听取人才心声,帮助解决人才工作生活实际问题。持续开展“义诊活动”“急救培训”“六一亲子活动”等“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依托学院工会、青工委、研究生会、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开展迎新年晚会、师生运动会、学术下午茶、好书分享等师生喜闻乐见活动,打造温馨教工之家,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