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武警湖北总队随州支队的营地是一个周正的长方形,成荫的绿树环绕四周,群山在远处连绵不绝,这里承载着李泽来同学的绿营青春。金秋九月,余热未退,李泽来正式退伍。望着这片亲身建设过的土地,李泽来热泪盈眶,他想起长途越野训练时,和战友们从村路跑到泥道,再跑到开阔的河边,先到终点的人总会跑回去拉落后的人一把;想起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上,他走过红毯铺就的孔桥敬献花篮,家国情怀在心中悠悠回响。
两年来,李泽来始终记得,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党委书记李琼在上课时引述《颜氏家训》,“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这句话在从军期间一直勉励着李泽来,让他谨记要不慕名利,为人民和军队办实事。退伍之际,李泽来获得了“优秀士兵”的表彰,给这段无私奉献的热血岁月献上最美的颂歌。
(李泽来在军营)
谁的青春不迷茫:选择纷繁,坚定从军为报国
初入暨南园,李泽来就感受到兼容并包的校园风气。学校鼓励同学们独立安排学习和课外生活,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社团和学生组织。听过满绩学霸的经验分享,看着学生会的师兄姐们沉稳有序地推进迎新工作,欣赏着艺术团同学在舞台上百花齐放,李泽来感到既羡慕,又迷茫,“选择这么多,到底哪一个才是适合我的青春答案呢?”他认为一味地空想只能停滞不前,让时光被白白虚掷,唯有通过实践奉献自身价值,才能找到自己的路。苦思冥想后,李泽来唤起了那个深埋在心底的梦想——参军入伍。
李泽来的爸爸是一名公安干警。从小,他看着爸爸穿着制服早出晚归,在基层默默奉献。春华秋实,夏收冬藏,坚守一线的父亲化作李泽来心中最温暖的剪影,也为他种下了戎装梦。那些年,李泽来对军旅的想象都来源于父亲:整齐的制服,晒得黢黑但坚毅的脸庞,宽厚的手掌,为群众办事时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做出参军决定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两代人的同一份信念。”
高中时期,李泽来很喜欢读《文天祥千秋祭》,民族英雄文天祥受命于危难,势单力薄之际仍不改报国之心,慷慨陈词、从容赴死。李泽来反复诵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想象着先贤面对一望无际的汪洋,陈述着自己的拳拳爱国心。这些诗句,虽只由一人撰写,却能穿越千古,激荡在今天的亿万华夏子孙心中。因此,李泽来相信,尽管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愿意做那明亮的小小火苗。
(李泽来与同伴出游)
政策支持师长帮扶,暖心守护少年志。当李泽来将参军想法告诉家人时,爸爸既觉得欣慰高兴,鼓励他抓住机会好好锻炼;又感到隐隐担心,害怕儿子不能衔接好学业。李泽来向爸爸介绍了学校针对参军复员学生升学复学的程序政策,全面细致的安排打消了家人的顾虑。
参军的准备繁多,李泽来常常跨越校区体检、跑材料,总会遇到不懂的问题,常觉得自己是“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在这个过程中,学院老师给予了他细致的指导,也鼓励他要坚持梦想。
无私的指导与情感的支持,让李泽来坚持下来,最终穿上戎装,踏上军旅。2021年9月16日,李泽来正式到达营地。他所在的中队共38人,分为3个班再加上后勤班,共同生活在半个足球场大的院子里。当兵的生活是宿舍、食堂、训练场三点一线。每一天,李泽来都需要完成基础体能训练、技能学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习。
追随榜样成为榜样:踏实奋斗,青春之花开在基层一线
士兵的荣光,源自日复一日的苦功。夏季的训练从早上8点到11点45分,下午2点20到5点半;冬季的训练则更长,一天将近7个半小时。无论酷暑寒冬,李泽来都需要完成跑步、越野、攀登、单双杠等训练,并学习战术抓捕、武器装备操作与使用。部队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管你是什么员,首先你是战斗员”。在日复一日的磨砺中,李泽来锻炼着身体,更淬炼着意志。
艰苦的训练逼近极限,将少年心志磨砺坚定。在所有的军事训练中,李泽来认为“跑步”的挑战性最大,是对体力与意志力的双重考验。在军营里,跑步训练3公里起步,每天平均跑5公里。每个月组织一次长途越野,需要背着20斤背囊跑10公里。有一次,他和三位战友参与武装越野,每个人提一个30斤的子弹箱,徒步15公里。徒步越野,先是跑过乡间的村道,再跑过一段柏油路,差不多5公里处会有一条潺潺河流,最后翻越泥泞的道路。在路途中,一位战友累到虚脱,其他三位毫不犹豫地卸下那位战友的背囊,为他分担重量,彼此扶持走到终点。尽管最后四个人的体能都到了极限,汗如雨下,脚步发软头发晕,但李泽来却感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他发现,通过奉献自己帮助他人,个人才能与他人、集体产生温暖而深刻的联结。
在部队里,身教大于言传,李泽来认为,初入大学时自己的迷茫困顿缘于“眼高手低”,而指导员、班长和同伴的扎实作风,“润物细无声”地将他改变。在“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担任礼兵期间,李泽来结识了同龄士兵李林雨,但不久后,这位战士在巡逻途中纵身挽救落水群众,不幸牺牲。朋友的舍己为人,让李泽来悲痛又敬佩,他意识到伟大可以蕴于每一个无私奉献的平凡个体中。爱国不能单靠“仰望星空”,要通过一件件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落实下去。
不负所学,用智识和才能服务军队。当兵期间,李泽来不仅要参加每日的军事训练,还负责文书撰写、新闻报道、接待检查、教授文化课程等任务。由于表现优异,李泽来通过层层选拔,两度当选“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礼兵。
(李泽来在担任礼兵)
盛夏六月,阳光猛烈地炙烤着大地。李泽来和战友们在烈日下练习队列,一列10人分排站立,从抬手到抬腿都必须整齐划一、令行禁止。一个动作,往往要定型10分钟,循环往复,一天要训练近8小时。即使汗水湿透礼服,四肢酸痛得颤抖,李泽来也倾心投入其中。寻根节典礼上,李泽言与战友们圆满完成“敬献花篮”的任务。他听着钟鼓齐鸣,颂文声声,看着海内外华人华侨不远万里,齐聚一堂,忽然想起了暨南园,“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那一刻,他对母校的思念被唤起,更读懂了暨南独特的爱国深情。
崭新篇章:脚踏实地,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初秋九月,李泽来复员返学,回到了熟悉的暨南园。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在学院楼303会议室召开了退伍学生返校欢迎会,热烈欢迎他退伍归来。两年间,曾经尚有稚气的少年已成长为一名目光坚毅的优秀军人。学院党委副书记方玲勉励李泽来尽快融入新的班级,顺利完成接下来学业任务。李泽来动情地说:“在部队中,我学会了自律、团结,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在部队的两年里,学院领导老师一直与我保持联系,让我感受到来自学院的关心关爱。”
(李泽来回到暨南园参加欢迎会)
学院倾心关怀与指引,让李泽来顺利适应复学生活、干劲十足。临近退伍之际,辅导员李仲忙前忙后协助他办理退伍手续,还在晚上从家里驱车2小时赶到学校准备相关材料。书记李琼赠语李泽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教导他时刻保持报国的赤子之心。
两年的军旅生活不仅给予磨炼,更让李泽来找到了青春价值的答案。现在,在《中级微观经济学》课堂上,教室前排总能看到李泽来活跃的身影。在老师抛出问题后,他会扶额沉思,或者拿起笔开始演算;下课后,他也拿着书本,积极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回到暨南园后,李泽来不再感到“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是找到自己坚定的选择,并制定了明确的大学生活规划,“首先要把学业搞好,才能用所学为国家服务;其次也要多参与学生组织事务,在点滴日常中服务奉献,并结识一些好友”。
(李泽来)
如果,当他拿起两年前觉得枯涩难懂的课本认真研读时,便会不自觉地结合在军队服务的经验思考经济学知识的应用。李泽来最喜欢上的课是《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国近代史》,前者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日常现象,培养了他专业化的思维方式;后者的课堂上老师会分享许多哲学观点,让他受益匪浅。
未来,李泽来希望能继续攻读研究生,扎实系统性地掌握经济学的知识。他希望带着一身本领,回到热爱的部队,用一生的坚守实践报国之志。
文:学生记者 杨心玥
图:受访者提供
指导老师:苏倩怡
-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