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读暨南
【全球记忆中的暨南】和而不同 桃李芬芳
——我和暨大的故事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 文:潘映桃 发布日期:2023-11-16 阅读量:

【开栏语】

时光荏苒,暨南大学114周年校庆翩然而至。期间,我校将举办校友见面交流会、毕业班返校日等丰富活动,来自世界五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校友共同追忆暨南岁月,畅谈母校发展,厚植家国情怀,共叙“知校·爱校·荣校”的故事。

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全球记忆中的暨南】专题报道,邀请来自全球各地的暨南校友重拾暨南记忆,分享暨南精神,重温暨南往事,希望暨南人从中汲取暨南精神力量,关心、热爱和支持学校发展,共祝暨南大学114岁生日快乐。

总策划:麦尚文 梁燕

统筹:苏运生刘毓洁

执行:李伟苗杜明灿苏倩怡

我叫潘映桃,英文名Jhoana。我是来自南美洲玻利维亚的华人留学生,现在是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从本科到博士,我在暨南大学已学习生活了十多年,和这所大学结下了深厚而美好的缘分。

(潘映桃)


来暨大读书,是个正确的选择!

我在玻利维亚出生和长大,小学和初中就读于西语教育的基督教会学校,高中就读于英式教育的剑桥书院。母语为西班牙文,精通英文、粤语,也懂初级法语和中级日语。

暨南大学素有 “华侨最高学府”之称,也是广大华侨华人来华求学的第一选择,我就是其中一个跨洋越海来到暨南大学读书的学子。对于来自海外的学生而言,到中国读大学最大的障碍莫过于语言关,想进入本科学习,就必须先攻克中文。巧合的是,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而暨南大学同年成立了国际学院,这是一所独具特色的全英语、多学科、国际化的专业学院。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入学申请书,还把这个喜讯带回我的高中,与其他同学一同分享。

国际学院的全英授课、多学科选择和相比留学欧美更经济的学费,让暨南大学顿时成为了当年的热门选择。2005年夏,我和一位高中同学同时被暨大国际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正式录取,我们从此成为了暨南人!激动和喜悦之情至今仍难以忘怀。刚刚成年的我,对暨南大学充满憧憬和美好的愿望,而真正踏入校园那一刻,也的确印证了来暨大读书,是个正确的选择!

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那一年我们专业有一百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生源涵盖了中国港澳台地区、欧洲、非洲、北美、拉美、中东和东南亚等地,接近20个国家,是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大家庭。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习俗并没有让来自不同国家的我们产生太大的隔阂。国际学院有非常包容和自由的氛围,在这个国际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受到尊重,身处其中的我们感觉自在,游刃有余。这样难得的氛围和环境,正是因为暨南大学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接纳跨洋学子,积累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包容的文化传统。“和而不同”,正是这样的暨南传统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之间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也让我们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潘映桃)


在暨大收获了学业、事业与爱情

国际学院又称作“果园”,我在那里也找到了生命的另一半。我的先生是我的同班同学,他是香港人,那时候我们一个当班长、一个当班委,彼此之间经常联系。他阳光、善良、有担当,大学四年我们相识相知相爱,携手经历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毕业后我们又一起创业,并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就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我们,掌握了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实操技能,中国加入WTO后又迎来了贸易繁荣的局势,这一切都坚定了我们留在羊城从事国际贸易的决心。简而言之,来暨南大学读书就是——在对的地方,遇到对的人,做了对的事!

(大一时的潘映桃)

在珠三角经济腾飞的大环境下,我们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三个可爱的孩子。对于子女教育,我们有共同的期望:让他们学好中文,从小接触传统的中华文化教育,传承中华美德。我们放弃了回港生活,让孩子们留在广州上小学。尤其庆幸的是,近年国家推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相关利好政策,解决了港澳子弟在粤上学难的问题。

2018年,受外部政策的影响,我们的贸易业务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教育是繁荣中的装饰品,是逆境中的避难所”。在学院老师们的支持下,我重返暨大国际学院,开始攻读中国学海外硕士学位。

硕士班的同学同样来自五湖四海,其中一位来自古巴的华裔同学,在黄卓才老师的帮助下,在广东台山找到了他侨居古巴的外公失散多年的亲兄弟。见证这个跨越半个世纪成功寻根问祖的故事后,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切身感受到暨南大学对华侨子弟的深深眷顾和百年侨校的使命担当。当时我参与协助中西语翻译,问起这位同学为什么选择来暨南大学读书,他自信地回答说:“我外公的老家在广东台山,暨南大学是华侨最高学府,来这里也许可以帮我找到失散的亲人。”果真,我的同学没有失望,暨南带给了我们太多惊喜。在这里,我们不仅收获了学业、事业,还收获了亲情与爱情。在暨南人身上,我读到了忠信笃敬的高尚精神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品质!

以传承暨南精神、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也开始迈向人生的新阶段——攻读博士学位。今年夏天,我顺利获取硕士学位的同时,也得以进入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文学院创办于 1929年,是我校成立最早的学院之一。学院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国学基础著称,我选择到文学院攻读博士,就是希望自己能传承暨南的传统和精神,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潘映桃与暨南学堂纪念碑的合照)

我特别想感谢我在暨南园里遇到的各位老师。国际学业的邓永忠教授曾经说过,国际学院授课的专业老师都是最优秀、最资深的团队。通过国际学院这个窗口,我接触到了不同领域的知识与学者。我的硕士生导师吴金平教授常常对我说,“国际关系学者的使命是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这翻话让我的学术研究多添了一份使命感,我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来讲好中国故事。我的博士导师吴青教授,是一位出色的女性学者,也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让我相信,虽然女性投身学术研究不容易,但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能克服各种困难,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在吴青教授的指导下,我也开始踏上研究海外华侨华人史的学术之旅。我想通过自己的所学、所知、所闻,让更多拉美年轻人乃至世界各国朋友了解中国。我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将中国的故事、暨大的故事带到更多人的心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祝贺母校暨南大学114周年生日快乐,希望她迎接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在此深造,继续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

(作者系暨大2005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暨大2018届中国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于暨大文学院中国史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

责编:苏倩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