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麦耀华团队在Adv. Energ. Mat. 发表高效率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成果
供稿单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理工学院) 文:何青辰 图:何青辰 发布日期:2025-10-14 阅读量: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近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理工学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麦耀华教授团队,联合广东脉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响因子:26.8))期刊发表高效率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成果,题为“Steric Confinement and Dynamic Coordination Synergy for Crystallization Control in 27.9%-Efficient All 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博士研究生何青辰和硕士研究生刘鹏为本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范建东教授、吴绍航副研究员和麦耀华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暨南大学和广东脉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通讯单位。

配图1

在线发表的论文截图

该研究通过创新性地引入一种多功能环糊精衍生物添加剂 (MCD),解决了Sn–Pb窄带隙钙钛矿中Pb/Sn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显著提升了全钙钛矿串联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优化后的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7.9%的效率 (图1c),并在85%相对湿度和85°C条件下保持80%的初始效率运行1320小时(图1f)。该工作为钙钛矿结晶调控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图1.a) 全PVK串联太阳能电池 (TSC) 结构示意图。 b) 全PVK TSC的横截面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图。 c) 添加了𝛾MCD的全PVK TSC的J-V曲线。 d) 添加了𝛾MCD的全PVK TSC的EQE曲线。 对照器件和𝛾MCD改性器件在e) 充满氮气的手套箱中的85°C的存储稳定性。封装的对照器件和封装的𝛾MCD改性器件在f) 在85%相对湿度和85°C条件下的存储稳定性。

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2475103,62005099) 和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2021B1515120003, 2024A1515013225, 2025A1515010383) 等项目的资助。

责编:李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