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暨大
【南方日报】“桦加沙”来袭时,广东高校里不停歇的身影|滚动更新
供稿单位: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25-10-09 阅读量:

9月24日,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携来风雨,广东广州、深圳、珠海等16个城市实行“五停”。

超强台风给社会按下了“暂停键”,省内多所高校也纷纷宣布停课。但校园里,仍有一些不停歇的身影,他们全力保障生活供给,暖心守护师生安全。

跟随记者,一起来看看台风天里,仍在忙碌的他们——

【华南农业大学】

把热饭送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上

“辛苦了,吃点热饭!”临近饭点,风雨中,华南农业大学保卫处干部把一份份热饭,送到了在岗的校卫队员们手中。台风来袭,队员们24小时坚守岗位,及时排查处置隐患,确保人员安全和交通畅通。学校保卫处干部便特地安排,为一线工作人员送去慰问关怀。

为应对此次“桦加沙”台风,华农制定了应急保障方案,设置水电抢修、道路抢修、校园物业巡查专项小组,24小时待命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并安排专人对校园各类设施、重点区域等进行巡查。同时,全校各食堂全天正常运营,保障师生用餐需求,校医院全科、急诊也正常开设,守护师生健康。

自23日晚起,各学院辅导员启动学生社区应急值守,由100余人组成应急小分队,24小时坚守岗位。

此外,华农还紧急开通临时困难补助通道,为台风期间家庭受灾、物品受损的学子提供补助。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一声“吱一声”,牵出风雨中最动人的坚守

9月23日21点50分,当窗外风雨渐骤,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高静思在她曾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微信群里,发出了这样一条消息:“@所有人 今天晚上有多少人是在值班的吱一声。”紧随其后的,是一句朴素的叮嘱:“务必保护好自己”。

10余名2023届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群内纷纷回复:“吱”“那当然是我”“我也在值班”“台风这么厉害,家人们注意安全”……回应迅速而坚定,他们都正坚守在城市应急抢险值班的第一线。

“在忙碌间隙,收到了大学班主任的消息,心里特别暖。”毕业生薛斯义坚守在深圳水务集团水厂一线,检查设备、清点药剂、定时巡查厂区、紧盯水质数据,保障供水安全,“没想到母校的老师还记挂着我们,这种关爱让我觉得,自己平凡的坚守不仅是一份工作,更像是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

高静思老师的关心并非偶然。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因学科专业特点,众多毕业生供职于水务集团及相关单位,每逢极端天气,他们便是保障城市水安全、应急抢险的主力军。学院的老师们早已形成习惯,在风雨夜里,心也随着毕业生们一起“值班”,通过班群、专业群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安危,发送着安全提醒。

为应对台风,深职大保卫处教工党支部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在关键岗位设立党员先锋岗,24小时备勤,筑起校园安全最坚实的防线。医护学院的老师们深入每一间学生宿舍,排查隐患,声声叮嘱,并安排辅导员24小时在校守护。还有学院贴心备好方便面、饮用水等物资,确保在校学生的正常生活。

【广州航海学院】

给300位工友一个“临时家”

9月24日,面对来袭的超强台风“桦加沙”,广州航海学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值班机制,校领导、中层干部、辅导员24小时在岗值班。为最大限度保障师生安全,学校及时调整教学安排,转为线上教学,并同步开放体育馆作为应急避护所,为近300名建筑工友筑起“避风港”。

在学生社区,一道道无形的安全屏障悄然筑起。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辅导员逐一走访学生宿舍,叮嘱学生收回阳台物品,紧闭门窗,并对留学生空宿舍进行专项检查。物业工作人员深入宿舍公共区域,加固护栏和门厅玻璃,清理天台下水口,转移楼道、露台的桌椅至室内,确保结构稳固、排水畅通。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响应黄埔区安置需求,迅速启用体育馆作为应急安置点。保卫工作部、基建后勤部、体育学院协同作业,快速整理场地、调度物资,9月23日当晚即接待来自各地的近300名工友。

窗外风雨交加,馆内灯火通明。“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淋着雨、饿着肚”,这是广航院所有后勤人员共同的信念。食堂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在保障师生正常供餐的同时,专门为工友们准备热饭热汤,并以成本价供应,让温暖从胃里传递到心里。物业团队增派保洁与安保力量,实时清理垃圾、维护秩序,细致守护着这个临时之家的整洁与安宁。

【广东财经大学】

台风中爬30米高钢架,他紧急处置高空坠物险情

9月24日,台风“桦加沙”来袭,广东财经大学一处30米高钢架上瓷砖松动。面对这一险情,广财安保人员苏国华等4人主动请缨,消除隐患。

现场,苏国华系紧安全绳,沿着钢架缓慢攀爬,每一步都格外小心。到达位置后,他接过队友递来的竹竿,将松动瓷砖捅落至预设安全区域,消除高空坠物风险。

台风来袭期间,广财后勤保障团队全员在岗,不间断巡查易积水路段,清理堵塞排水口的落叶杂物,及时移除倒伏树木,保障道路通行。此外,他们检查地下车库排水泵运行情况,确保水电设施正常运行、车辆停放安全。

广财还派出应急小分队处置其他各类险情——清理被风吹倒的移动宣传板,组织人员搬运沙袋加固低洼区域,对校园内的遮阳伞、电动车逐一固定等,同时加强校门管控与巡逻频次,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岭南师范学院】

启动防风应急指挥中心

9月24日,岭南师范学院停课。当日上午9时起,该校防风应急指挥中心启动运行,各相关部门集中办公,实时研判风情雨势,统一调度全校资源。应急突击队和医疗保障队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险情。

“台风不来,我们不歇!”在保障前置方面,岭南师范学院提前对寸金、湖光两校区的在建工程、实验室、食堂超市等关键区域进行全面排查,现场督导隐患整改。后勤维修队则对全校门窗、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加固。学生公寓中心维修组两天内共完成门窗类报修394单,是正常日单量的8倍。

【广东海洋大学】

对台风受灾学子进行临时困难补助

面对台风“桦加沙”,广东海洋大学启动了台风“桦加沙”受灾学子临时困难补助工作,为家庭受灾或个人财产受损的学生及时送上援助。

在台风来临前,该校相关负责人已前往学校宿舍、食堂、门诊部、快递网点、学生活动中心、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排查隐患并检查校园设施加固等防台风措施的落实情况。

学工系统则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将预警信息与防御指南推送至每一名学生。后勤保障工作人员放置了超2600个防汛沙袋,清理疏通沙井盖与排水管渠,修剪百余棵高大树木以防患未然。

为保障基本生活,广东海洋大学还提前为170多个水池注满水,检修并增配10台发电机组跨校区部署,紧急抢修食苑冷库,全力确保台风期间的食材供应。后勤人员共出动超400人次,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及时整治隐患。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三支保障队伍24小时值守

为应对台风“桦加沙”,9月24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该校学生工作部、后勤总务部和保卫部组成三支队伍,分赴三个校区进行24小时值守。

学生工作部提前对宿舍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检查内容涵盖门窗牢固程度、用电安全、阳台杂物清理等,并在宿舍区设立24小时值班热线,随时接听学生咨询和求助,同时准备了应急宿舍、充电宝、手电筒、急救包等防台风物资。

总务后勤部制作了抗台风警示牌,准备了9台发电机、6台抽水泵、6盏应急照明灯、5把强光手电筒及各类防汛设备,并向红十字会申请50个急救包分发至医务所和学生公寓。为保障台风期间饮食供应,学校食堂也备足了大米、肉类及耐储蔬菜等生活物资。此外,针对重点区域,保卫部采取了加固玻璃门、使用沙袋和挡水板保护消防泵房等措施。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60个沙包筑起拦水坝,24小时守护校园安全

超强台风“桦加沙”携狂风暴雨逼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后勤处饮食中心工作人员肩扛手抬、三轮车运,在风雨中将一筐筐、一袋袋、一箱箱蔬菜肉禽蛋品等食材调配到各校区食堂,保证师生吃得上热饭、热菜、热汤。

校园里还实行了24小时实时监测预警,组织专业人员对校园内高大树木进行修剪,移除枯枝、加固树干,避免大风导致树枝断裂伤人或砸损设施。水电保障组24小时值守,提前检查供电线路、供水管道及排水系统,用260个沙包筑起一道道坚固的拦水坝,保障校园水电正常运行。

此外,广师大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对全校实验室开展专项排查,着重检查了危化品存储、精密仪器设备防护以及水电气的安全状况,对易受潮、易受损的物资设备进行了转移或垫高处理。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每栋宿舍楼都备好应急食品

风雨骤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全面启动防台风应急响应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持续关注最新气象信息,确保防御工作落实到位。后勤部门在每栋宿舍楼楼管员处放置了八宝粥和火腿肠等应急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台风应急响应期间,校园实行全面封闭管理,要求所有师生留在室内,保障自身安全。学校各相关部门制定了防御台风工作预案、加强师生台风安全教育和管理、加强校内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各类应急物资的准备,并组织多支应急工作队伍,全力保障校园和师生安全。

【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

全力护送生病学生就医

9月23日,台风“桦加沙”逼近汕尾。当天上午,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一名学生在医院确诊甲流,辅导员教师李傲得知后即时上报,并联系后勤部门给该学生安排观察房。不料,该学生在下午连续出现多次呕吐、手脚发麻等症状,随即呼叫120急救车。

当时,“桦加沙”外围7级风圈已触及汕尾,10级风圈也距离不远,汕尾市早已发布“五停”通知。李傲与家长紧急沟通后,陪学生一同前往医院。

“打车软件基本都停止服务了,等下叫不到车该怎么办?”在急诊室外等待期间,李傲心中暗暗焦虑。恰在此时,学校汕尾校区管委会教学办教师徐康打来电话,得知基本情况后,主动表示可以随时开车来接。

所幸,下午6时左右,该学生的血液检查报告出炉,医生表示无大碍。在征询学生本人及家长意见后,徐康开车到达医院,将大家一同平安送回学校。返校后,该学生病情平稳,暂无其他不适症状,继续留居观察房。

【广州南方学院】

为在校师生员工提供应急保障

为应对台风“桦加沙”影响,广州南方学院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9月23日,学校便对图书馆玻璃幕墙进行了防风加固,图书馆的老师们带着学生用黄色胶带粘贴“米”字形防护网格,安保人员在底部堆放沙袋,全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学校总务处、基建处牵头组织开展校园全方位安全隐患排查与应急保障工作,确保水电设施正常运行,并保障食堂饮用水和食物储备,同时要求校内商户做好防护工作。

除此之外,学校加强对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与指引,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安全提醒,严禁组织集体外出活动,暂停所有户外实践教学。学校校办、总务、保卫、校医及辅导员等24小时值班值守,为在校师生员工提供应急保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开展校园防台风安全隐患大排查

台风来临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提早准备,开展了校园防台风安全隐患大排查。该校重点检查了校园内的排水口、雨水井、下水道等是否畅通,确保暴雨来临时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防止校园内涝。此外,对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等建筑物的门窗、玻璃、外墙附着物、空调外机等进行了仔细检查,确保其安装牢固,无松动脱落风险。

学校工作人员还核查了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和管理情况,加固实验设备,切断不必要的电源,防止因台风引发安全事故,并对存在倒伏风险的树木及时采取加固、修剪枝叶等防护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已为学生开通临时困难补助应急申请通道

“同学,门窗要关好,注意安全!”这两天,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这样的叮咛回荡在学生社区的各个角落。面对“桦加沙”来袭,生活指导老师们组成了一道特殊的安全防线。

除了检查公共区域外,老师们还逐间走访宿舍,确保每名学生都做好防护措施。“看到老师全身湿透还来关心我们,心里特别感动。”对于学生们而言,这种被重视、关心的感觉,“让台风天也变得不再可怕”。

24日下午,台风“桦加沙”登陆广东后,该校官方订阅号发布信息,已为学生开通临时困难补助应急申请通道,明确如在校学生家中因灾出现人员受伤、房屋受损、农田淹没等情形,可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申请临时困难补助。申请者只需填写补助申请表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将尽快受理每一份申请。

“这笔补助不仅是一份应急的支持,更是学校与大家并肩前行的一份承诺。”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广州大学】

风雨守“胃”,饮食服务中心24小时坚守岗位

面对极端天气考验,广州大学饮食服务中心开展全覆盖检查,确保校园内各处楼顶排水正常、重点区域门窗关闭等。学校食堂、服务点积极清理食堂天台杂物,加固雨棚,并对空调外机、桌椅、雨伞架、宣传板等外置设备设施进行转移或加固存放,以及对出入口、地下通道等关键点位堆放防汛沙袋,预防倒灌。

根据台风影响周期,广州大学充实各食堂、经营点物资储备,优化供餐结构,确保荤素平衡。根据实际就餐情况,及时调整出餐节奏。学校各校区还设立饮食服务应急小组,24小时坚守岗位值班,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在“五停”期间,大学城和桂花岗校区各食堂调整为白天全天候供餐,以便师生在确保出行安全时段随时前往食堂就餐。

【广州新华学院】

宿舍里的暖心网课

风雨来临,广州新华学院停课不停学,两个校区在9月23日至9月25日期间分期分批开展线上教学,保障全校师生生命安全。

学生们在宿舍里,即可登录网课平台学习。学校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和授课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并通过直播讲解、发布学习资料等多种方式精心授课。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尽可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对无法进行线上教学的,则为学生布置线下自学任务,并通过个别辅导、视频回看等多种方式辅导学生学习。

校方表示,学校教务处还及时根据天气情况制定线上教学方案,协调解决线上教学中的突发问题,保障教学秩序;信息与网络中心安排专人保障线上教学运行和网络教学安全,处理突发事件,解决师生网络授课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多部门同心协力,共同守护防范强台风“桦加沙”期间教学秩序的稳定。

【华南师范大学】

配备发电车,以防电力短缺

9月23日开始,华南师范大学实行校园环境排查,尤其在饭堂、学生宿舍、教工住宅区等重点区域,开展高空修枝、各楼宇天面清理、沟渠清理、窗户玻璃和遮雨棚加固等,全面做好隐患排查。

受台风天气影响,部分物资暂停配送,该校已提前储存足够的常备物资,避免出现短缺问题。同时,在石牌、南海校园,学校配备了发电车,以应对电力可能短缺情况,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各学院的辅导员们纷纷加强值班,逐间走访学生宿舍,叮嘱学生们要做好门窗加固、清理阳台杂物,尤其要收起阳台花盆、衣架、晾衣杆等易坠物,不可掉以轻心。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加固户外可移动设施,设置危险区域警示

面对台风“桦加沙”带来的强风暴雨,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学校及各学院提前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校门、户外可移动设施等进行加固处理,并在校道周边的栅栏等危险区域设置了醒目标识,提醒师生远离风险点。”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有需要随时找我们。”在学生们居住的宿舍,该校还组织了教师逐一排查水电及门窗安全隐患,并协助清理阳台物品,以免被大风刮落。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应急人员全天候值守

在台风“桦加沙”靠近之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动员全校共同参与,各二级单位组建了党员突击队,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加固门窗、拆除危物,学校后勤、保卫部门则提前备好排水泵、沙袋等防汛设备。

为应对台风影响期间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该校安排了校医室24小时待命,同时严格执行三级应急值守制度,应急电话全天畅通。此外,学校食堂还设置有应急档口,宿舍管理员则全员在岗以守护宿舍安全。

【中山大学】

做好重要场所关键设施防护

在台风影响加剧前,中山大学全力强化重要场所关键设施的防护,着重做好防风加固,防御暴雨、山体滑坡、山洪和内涝等灾害,防范台风来临前出现的局地龙卷、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该校有关部门指导督促物业等服务单位,开展了全面安全检查,落实防御措施,加强对校园树木、设施的排查,开展树木修剪、及时加固或清除影响安全的树木、设施等,同时增加路面巡查频次。

此外,学校加强地面垃圾清运,及时检查并清理路边进水口,做好地下车库等易积水区域的防洪排涝措施,组织开展应急抽排,疏通淤堵的排水管网,确保排水顺畅。

【暨南大学】

后勤队伍守护校园安全

“桦加沙”来袭,9月24日,暨南大学停课,校园里一片宁静。然而,风雨之中,学校石牌校区近80名后勤值班及应急抢险人员在处领导的带领下,始终坚守一线,全力守护校园安全。

为应对台风,后勤部门提前开展全方位的风险排查及隐患整治,对重点区域加强布控,并粘贴教学大楼课室及会场门窗等,备好应急物资。食堂确保食材储备充足、安全新鲜。

台风中,后勤人员奋战在校园各个角落。他们实时监测排水、疏通沟渠,紧急清排积水;及时清理道路上的断枝、加固树木,设置安全警戒;全力保障师生餐食正常供应,持续巡查教学场馆设施。

截至当天13时50分,校园里教学大楼、苏州苑周边等多处危险区域已设置警戒,断枝已清理,局部破损天花已修复,排水系统运行正常,校园整体平稳。目前,后勤应急队伍仍严阵以待,持续加强巡查和抢修,全力保障校园安全度过台风期。

【广东药科大学】

医务室24小时值班

台风“桦加沙”影响期间,广东药科大学3校区5校园的所有食堂坚持正常供餐,并准备了大量便于师生携带的面包、方便面、矿泉水等应急食品,保障餐饮供应。同时学校准备了充足的应急照明设备、抢险工具等物资,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应对。

针对大风天气可能引发的各类健康问题,学校医务室则做好了药品储备,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在岗值班,持续守护师生健康。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加固室外松动垃圾桶,清理屋顶平台杂物,避免高空坠物;加固玻璃门,在重点区域摆放防风沙袋、张贴温馨提示;开展树枝修剪、疏通排水渠等,全力保障师生安全。

【广东医科大学】

开通临时困难补助申请通道

面对超强台风,广东医科大学迅速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组织排查教学楼、宿舍、食堂、实验室、门岗等场所隐患,加固门窗、疏通排水、储备物资,对于在建工程,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为保障师生安全,该校总部后勤部在东莞校区的内湖边设置了观测尺,定期查看水位,并加强湖区巡查,确保低洼处不被上涨的湖水淹没。

学校湖区安保人员及时测量周边水位,截至目前水位正常。

学校湖区安保人员及时测量周边水位,截至目前水位正常。

此外,该校紧急开通受台风影响临时困难补助申请通道,如学校学生因灾遇困或因灾导致家人生命健康受到伤害、因灾导致家庭财产遭受损害、因灾导致家庭经济出现困难等,即可申请临时困难补助。

【广东工业大学】

启动应急值班工作机制

全面排查和清理疏通沟渠、加固树木防护、备足食堂食材、提前准备抽水泵和沙袋等应急物资……此次超强台风来临前,广东工业大学做好了充足应对准备,启动台风应急值班工作机制,确保校园道路畅通和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并在各校区组建了应急小分队,守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学校关注学生由台风引起的各种身心健康问题,校医院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在极端天气下为有需要的、远离家人的同学们提供最近的医疗支持和健康保障。医院还提前备足了急救药品、消毒用品等,事先检查值班电话、门铃等,保持联系方式畅通。

同时,广工坚持“两热”疫情防控工作,对发热学生进一步排查,与上级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准确判断病情,第一时间处理轻症患者,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为重病者争取宝贵的转运时间。

【珠海科技学院】

你保障大家,我照顾你!台风中的温暖相守

“泡面没有自己做的饭菜好吃。”台风来临这天的清晨,珠海科技学院学生宿舍里,宿管阿姨一边说着,一边将热腾腾的饭菜端到值班的辅导员和退役大学生士兵面前。

校园里的防风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宿管阿姨们看到值班的辅导员和退役大学生士兵日夜坚守,以泡面充饥,便自发地动手做饭。辅导员梁卓宏感慨:“台风天的早餐比自己平时还准时,感动!”

辅导员秦臻宇则在朋友圈里写下台风中的细节:“我们等雨停,等风止,等故事再开始。”他表示,学校给物资的温度、朋友给零食的速度、阿姨给卷饼的力度、学生给地铺的厚度,以及家人在背后默默支持的风度,都令自己动容。

随着台风逼近,珠海科技学院已安排802名值班人员和271名后勤保障人员,组建了8支应急突击队,保障师生安全。每一栋学生宿舍均配有2名辅导员、2名退役大学生士兵、2名保安、2名宿管和1名维修师傅共同值守。后勤部门应急储备9000箱瓶装水,超市、商铺累计补货达52次,采购中心快速完成了防台风物资与应急餐食采购发放。

【深圳大学】

提供防台风避险安置服务

为应对台风天,深圳大学开放粤海校区南区运动广场的羽毛球馆,联合该校社区和物业,提供“三防”防台风避险安置服务,9月23日晚已接纳590人进入休息,多为校内外在建工程的施工人员,以及个别临时避险人员。

该场地为避险人员提供3天的基本餐食保障,按照每天每人三份的标准提供热水、矿泉水、点心、方便面、八宝粥等。同时,在场馆内设置应急电源、插线板等充电设施,并针对女性、年长者及身体不适者等安排帐篷休息居住,提供应急药品,并由社康中心派驻4名专业人员,提供全天候的日常医疗保障和紧急医疗救助服务等。

【东莞理工学院】

台风天,也要让师生吃上热乎乎的饭

“台风天叔叔阿姨还能准时送餐到宿舍楼下,真的辛苦他们了。”东莞理工学院2024级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学生卢嘉诚说。

在台风停课期间,东莞理工学院两校区各饭堂正常供餐。考虑到师生雨天出行不便,学校饭堂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前和延长供餐时间段,师生们可以放心等待风雨过去再出门用餐。

学校莞城校区还特别推出了台风专餐专送服务,提供早、中、晚三餐。早餐包括炒粉等四种选项,中、晚餐则有ABC三个套餐。

学校总务后勤部综合服务中心组建了由党员志愿者、服务管家和饮食工作人员组成的专餐保供小队,学生按需提前预订后,专餐保供小队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按楼栋将专餐分别送到各宿舍楼下的宿管值班室,再由学生社区管理人员协助,通知学生下楼取餐和签收,让同学们不出宿舍楼就能够享用到热乎乎的饭菜。

本次共有520位学生提交了订餐需求,一共1784份订餐。截至24日中午,23日晚餐、24日早餐和午餐共计1004份订餐全部配送到位。

【广州理工学院】

安排充足人员在岗响应

“我们已实行全面停课,考虑到台风可能导致停电影响网课效果,后续将安排教师为学生补课,保障教学进度不受阻。”广州理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在安全保障方面,该校严格落实人员值守制度,党委主要领导在校带班,后勤、学工、保卫等部门安排充足人员在岗,二级学院书记和辅导员原则上需留校,确保校园内突发情况能及时响应。

同时,学校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安排专业教师24小时在线接听,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每个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也安排了党员值班应急,筑牢社区安全防线。(2025-09-24)

原文链接: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9/24/c11758362.html?colID=0&firstColID=3829&appversion=1250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

责编:李伟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