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第十四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华南赛区)预赛在暨南大学举办
供稿单位: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文:徐翌翔 梁敏怡 图:徐翌翔 梁敏怡 发布日期:2025-04-30 阅读量: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4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华南赛区)预赛在暨南大学举办。本届大赛主题为“用英语表达你的法律观点”,华南赛区共计报名选手230名,初赛完成102人,入围复赛20人。报名选手来自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50多所高校及实务单位。

在华南赛区的预赛中,经过选手们的激烈角逐与评审团专家的专业评议,暨南大学杜叶敏等3位同学获得一等奖,将作为华南赛区的代表,出征第十四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决赛。华南农业大学麦嘉添等5位同学获得二等奖,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陈婧沄等12位同学获得三等奖。中山大学王楚琦获得最佳语音奖,杜叶敏获得最佳表现奖。暨南大学杜如益等3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暨南大学和广州大学获得集体组织奖。

比赛现场

华南赛区预赛主要以线上初赛和线下复赛的形式进行。线上初赛以视频选拔的形式完成,由法学专业教师、英语专业教师和专职律师等评委对初赛参赛作品打分,根据分数从完成初赛的选手中确定晋级线下复赛选手。

在线下复赛中,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党委书记黄建新出席并致辞,为即将上场的选手们加油助威,鼓励同学们用华丽的表达奏响中国乃至全球法律治理的磅礴之声。

随后,选手们围绕“用英语表达你的法律观点”主题,聚焦法律热点前沿课题,以英语诉辩实践。结合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特色,选手们探讨了数字人格权、人工智能身份法律风险、人脸识别技术等相关法律前沿议题,揭示技术迭代对传统法律框架的冲击;面对“家庭暴力”“轻罪前科”等社会痛点,选手们提出强化司法救济与修复性正义方案,强调法律需以人文关怀捍卫弱势群体权益;放眼全球视野,选手们通过深度思考全球贸易秩序的法理困境,点明中国在重塑公平贸易秩序中的责任担当。

复赛现场氛围紧张而热烈,法律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选手们以流利的英语口语阐述观点,以专业术语层层推进论述,尽显扎实的法律英语功底与思辨能力,彰显法律逻辑素养与全球治理视野。

华南赛区复赛评委有中山大学法学院谢琳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法律英语系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律外语译审专业委员会委员张新红副教授,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彭帆副教授,广东省律师协会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律师协会“一带一路”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LEC考试专家委员会成员张由,盈科全球总部合伙人、盈科中国区董事会副主任、盈科广州管委会副主任翟彩娟,广州市律师协会业务研究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合伙人杨超男,盈科广州股权高级合伙人、刑事法律事务部副主任罗秀婷等。

嘉宾、评委与参赛选手合影

全国法律英语大赛自2008年首次举办,今年已是第十四届。这是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首次承办华南赛区预赛,比赛深度融合了法学素养、司法实践与跨文化沟通,以服务国家法治建设为宗旨,既全方位考察选手的专业功底与语言应用,更为区域高校输送复合型法治人才开辟了创新路径。决赛将于5月中下旬在北京盛大开启,期待所有晋级选手相聚赛场,共同呈现一场专业化、国际化的中国法治故事盛会。

第十四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指导;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盈科律师事务所、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同济大学法学院、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承办;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