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药学院叶文才/王英/胡利军团队Angew:基于生源砌块的合成策略实现新型一叶萩型生物碱的全合成
供稿单位:生物活性分子与成药性优化全国重点实验室 发布日期:2025-01-24 阅读量: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植物是天然的化学反应器,可利用有限的生源砌块高效合成结构复杂多样的天然产物。前期,在理解天然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基础上,药学院叶文才/王英/胡利军团队结合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生物合成途径推测、生源砌块分析,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生源砌块的天然产物合成策略(Synthesis Strategy Based on Biogenetic Building Blocks,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12568)。运用该策略,该团队已实现了多种桃金娘科药用植物中活性间苯三酚类天然产物的集群式合成,显示出高效、简洁、原子经济和多样导向性优势。近期,该团队又利用该策略,成功完成了药用植物一叶萩中新型一叶萩型生物碱secupyritines A–C的全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ngew Chem Int Ed(DOI: 10.1002/anie.202423900),博士研究生秦冠秋和王贵阳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配图1    

Secupyritines A–C(13)为该团队从药用植物一叶萩枝叶中分离鉴定的新型一叶萩型生物碱,它们具有独特的6/6/6/5/6五环骨架结构,并包含一个高张力的2-氧-6-氮[4.4.3]螺桨烷母核,其结构中含有四个手性中心,立体结构鉴定难度较大。作者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化合物1的绝对构型,而化合物23因难以结晶及缺少关键的二维NOE相关信号,故无法利用传统方法确定其立体构型。随后,基于化合物13的结构特征,作者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探讨,推测这些结构新颖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是通过相应的稳定型生源砌块和活化型生源砌块组装而成,涉及的关键生源反应包括氧化活化、碱介导活化、乙烯基曼尼希及氮杂迈克尔加成等关键反应。最后,作者运用基于生源砌块的合成策略成功完成了新型一叶萩型生物碱13的全合成,并确定了其立体结构。该成果进一步说明,基于生源砌块的合成策略为集群式快速构建骨架结构多样、立体构型丰富的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提供了有效途径。由于天然产物大多由特定的生源砌块组合而成,该策略有望应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

配图2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23900

责编:常凯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