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江:中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什么?
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刚刚落下帷幕,领导人均对会议意想不到的和睦气氛所“震惊”。美国变“谦虚”了,奥巴马甚至称此行为“聆听之旅”和“平等切磋”,表示美国与拉美国家是“没有大小之分的平等伙伴关系”。美国还十分罕有地承认对拉美国家的部分问题负有责任。会议期间,奥巴马与查韦斯数度握手,所经之处充满欢声笑语。借用加拿大总理哈伯的话来说:“会议最了不起的成就是未能实现大冲突的预期。”
美国对拉美的亲近与重视当然与奥巴马的个人风格有关,但美国政策调整背后的中国因素却不可忽视。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就在奥巴马拉美之行三周前,中国以正式成员国身份出现在了哥伦比亚的美洲开发银行第50届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以理事身份作了大会发言,强调中国支持美洲开发银行扩大运作能力以促进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减贫工作,表示中国愿与各成员国携手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期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还分别与美洲开发银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从美洲开发银行获得了总额逾300亿美元的合作清单。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与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货币互换框架协议。
拉美、美国与中国的这种微妙关系被一位美国贸易部官员点出:“均势就是这样在危机时期悄悄发生。这些贷款表明世界支票簿的权力正在出现新的转移,中国变得越来越积极。”这种评论出自国际关系研究中典型的现实主义视角,满含着大国的零和博弈逻辑。如果抛开大国,从实际获益的发展中国家来看,中国的出现与作用实是最受欢迎不过了。
东南亚地区是这种现象的另一个获益者。二战后,日本、澳大利亚以及韩国等国家利用自然资源驱动了它们各自与东南亚国家的密切经济往来,但由于政治安全以及与美国特殊关系等原因,它们双方并没有建立起制度化与可持续的双边关系框架。但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迅速提升,这些大国都不得不开始寻求各种措施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一个例证是2001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方案出台后,日本、韩国等马上提出相应计划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第二个例证是中国作为第一个域外大国在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后,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大国立即效仿。第三个例证是从东盟十国与中国的10+1双边关系开始,迅速跟进了东盟十国与中日韩10+3,以及东盟十国和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10+6年度峰会的出现。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政府近两年积极支持“亚太自由贸易区”,就是对东亚地区合作发起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综合回应”。而在2月份访问雅加达的东盟秘书处时,国务卿希拉里更是宣布美方将首次考虑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也就是说,由中国启动的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提升,已经促使东盟成为亚太区域合作的枢纽,成为国际舞台上大国竞相争取的香饽饽。
所以,中国的发展,不仅仅给广大发展中国家送去了物美价廉的商品,还给它们带来了大国应有的关注与尊重,给它们制造了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外交与选择的历史机遇。 ·张振江·(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2009年04月23日
美国对拉美的亲近与重视当然与奥巴马的个人风格有关,但美国政策调整背后的中国因素却不可忽视。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就在奥巴马拉美之行三周前,中国以正式成员国身份出现在了哥伦比亚的美洲开发银行第50届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以理事身份作了大会发言,强调中国支持美洲开发银行扩大运作能力以促进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减贫工作,表示中国愿与各成员国携手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期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还分别与美洲开发银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从美洲开发银行获得了总额逾300亿美元的合作清单。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与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货币互换框架协议。
拉美、美国与中国的这种微妙关系被一位美国贸易部官员点出:“均势就是这样在危机时期悄悄发生。这些贷款表明世界支票簿的权力正在出现新的转移,中国变得越来越积极。”这种评论出自国际关系研究中典型的现实主义视角,满含着大国的零和博弈逻辑。如果抛开大国,从实际获益的发展中国家来看,中国的出现与作用实是最受欢迎不过了。
东南亚地区是这种现象的另一个获益者。二战后,日本、澳大利亚以及韩国等国家利用自然资源驱动了它们各自与东南亚国家的密切经济往来,但由于政治安全以及与美国特殊关系等原因,它们双方并没有建立起制度化与可持续的双边关系框架。但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迅速提升,这些大国都不得不开始寻求各种措施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一个例证是2001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方案出台后,日本、韩国等马上提出相应计划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第二个例证是中国作为第一个域外大国在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后,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大国立即效仿。第三个例证是从东盟十国与中国的10+1双边关系开始,迅速跟进了东盟十国与中日韩10+3,以及东盟十国和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10+6年度峰会的出现。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政府近两年积极支持“亚太自由贸易区”,就是对东亚地区合作发起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综合回应”。而在2月份访问雅加达的东盟秘书处时,国务卿希拉里更是宣布美方将首次考虑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也就是说,由中国启动的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提升,已经促使东盟成为亚太区域合作的枢纽,成为国际舞台上大国竞相争取的香饽饽。
所以,中国的发展,不仅仅给广大发展中国家送去了物美价廉的商品,还给它们带来了大国应有的关注与尊重,给它们制造了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外交与选择的历史机遇。 ·张振江·(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2009年04月23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上一篇:鞠海龙:破日本“雁阵” 中国-东盟布新局[ 04-23 ]
下一篇:徐瑄:建立分享机制化解难题[ 04-27 ]
我来说两句
[err:标签'侧栏-栏目显示判断'装载XSLT模板错误,原因:样式表必须以“xsl:stylesheet”或“xsl:transform”元素开头,或以具有“xsl:version”属性的文本结果元素开头,其中前缀“xsl”表示“http://www.w3.org/1999/XSL/Transform”命名空间。]
[err:标签'侧栏-热门排行'装载XSLT模板错误,原因:样式表必须以“xsl:stylesheet”或“xsl:transform”元素开头,或以具有“xsl:version”属性的文本结果元素开头,其中前缀“xsl”表示“http://www.w3.org/1999/XSL/Transform”命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