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萌新初相识】扬帆起航 逐梦暨南
——暨南大学2022级新生故事特辑
新同学,新篇章,新故事,新征程。随着新生报道的有序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们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穿过暨大的拱门,来到他们追梦的新平台。在这里,他们将会遇到良师益友,探索学习专业知识,加入社团充实自我。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新闻社推出新生特辑,一起走进萌新们与暨大的故事!
遥望云海,群星闪耀
2022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邬榕榕,上海:
她叫邬榕榕,是一名来自上海的女孩。
2022年的夏天,高中毕业的她如愿以偿地收到了暨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即将在理工学院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启属于她的大学生活。
8月26日,邬榕榕怀着激动的心情踏进了暨南大学,从此翻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在她看来,暨大的光电专业荣誉累累,雄厚的师资和出众的教学水平无不让她心生向往。于是,她把这一份珍贵的录取通知书比喻为“通往星辰大海的门票”,而这一张“门票”,同样也是她在青春年华刻苦奋斗,挥洒热血的象征。邬榕榕提到,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喜悦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感谢这次机会,能让我与暨大,与大家有一场美好而难忘的羁绊。”
站在新学期的起点回顾过往,邬榕榕说:“我不会忘记过去的跌倒,它赋予我警醒与反思。”同时她也直言,未来也许是未知的,也许是令人憧憬的,也许是充满挑战的,但她不会懈怠亦不会胆怯,她会遥望未来的云海,在未来的大学生涯里,过好每一天。谈起对自己的期待是,邬榕榕说:“我会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尽力争取奖学金的名额,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创造一片人类群星闪耀时!”
(邬榕榕)
学我所学,爱我所爱
2022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王珏,河北:
她是2022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生王珏,今年暑假的7月17日刚刚度过了22岁生日,在餐桌上,父母就祝贺她能够成为暨大研究生,她表示自己也很荣幸能够成为一名暨大人。
出生在河北,长在邯郸,本科学校也没有出省的她,初入暨大内心带着一丝忐忑与激动。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广东的人文环境,王珏和父母亲人从家乡驱车来到了广州。“从北到南,1500公里,承载着我22载的漫漫求学路,同时也意味着我要学会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要努力丰满自己的羽翼,直待他日凌空飞翔。”
受父母的影响,暨大成为了王珏推免面试里的三所学校之一。“父亲年轻时曾在广东当兵,很喜欢这边的美食,母亲也很喜欢这边的气候,我个人也来过广东几次都有类似的感受。”她表示现在学习的中国近现代史,是她本科所学历史学的进一步细化,同时她个人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也很感兴趣。“暨大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发展也非常好,最后综合考虑之下选择了我现在所热爱的暨南大学。”
她特别提到暨大的学习生活环境,感慨道:“今年学校给了我们更好的环境,不管是在住宿方面,还是学习方面,我们都应该更加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源,把握好资源,创造出更好的自身价值。”
(王珏)
大展宏图,飞崖入海
2022级翻译专业,薛斌,甘肃:
比起其他需要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广州求学的同学而言,薛斌认为到达暨南园的旅途并不算艰辛。因为,他享受着在飞机上俯仰万物的感觉,同时也对人生的新旅程充满着期待。
暨大的翻译专业是薛斌在考虑了兴趣与优势后的慎重选择,在高中时期,他就在英语方面展现出了优势,想要向着同声翻译的方向努力。他认为无论去哪,无论在哪个舞台上,人生的剧本都要靠自己来好好扮演。
提着行李踏入暨南园,进入未来要居住四年的珠海校区,薛斌感到惊喜。“宿舍相当精致,就像南方的小姑娘一样内敛而温柔;而身边的同学们礼貌友好,互帮互助,这一切都给了我家的感觉,让我对未来四年的生活充满了憧憬与信心。”
大学是人生新的篇章,在暨南园里,他希望自己能对得起他人的赞赏,发挥自己的才华,努力地过好大学的每一天。为此,他还特地作了一首诗,想要送给所有暨大学子,希望大家都能够在暨南园中大展宏图:
述己
薛斌
短崖何戏小流东?高低尽在沟渠中。
待我飞崖入海日,无是作浪便兴风。
(薛斌)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
2022级法学专业,麻正阳,内蒙古: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麻正阳从祖国北部跨越到南部,历经千山万水来到暨南园报道。在北京中转高铁的过程中,他感叹着中国高铁的平稳,方便,惠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速度,同时也期望着新生活的到来。
麻正阳是人文学院2022级法学专业的新生。在谈及选择暨大的原因时,他直言暨南大学是他的第一志愿。暨大是位列全国高校前列的名校,学校的名气是吸引他到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麻正阳认为暨大的师资力量雄厚,不仅能为他提供更高的平台,更好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让他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在暨大一起努力拼搏,发奋图强,发光发亮。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关于法律解读的相关短视频。在那一刻,他与法律结缘,也爱上了法学专业,最终踏上了前往暨南园学习法律的旅途。
初入暨南园,严谨到位的防疫工作让麻正阳感到十分安心;而干净卫生的宿舍,环保绿色的食堂都给麻正阳带来了归属感。热情负责的学长、学姐、朋辈们诠释了“忠信笃敬”的暨大精神,让他对大学生活充满了信心。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麻正阳说:“我希望能够在大学结识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培养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与此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暨南园里努力学习,英语4、6级过过过,考研上岸!
(麻正阳)
严于“律”己,追梦图强
2022级法学专业,李巍,河南:
今年4月21日,李巍步入18岁的旅程。来自河南信阳的他,跨越1300公里的路途,虽疲惫,但满怀着期待与对未来的展望,激动,只因那是他展望未来的地方。
“第一次了解暨南大学还是在初中,那时我便被暨大的深厚底蕴深深感染,百年侨校,将中华优秀穿鸥汀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让那时的我心潮澎湃。”因此,在他的志愿中,暨南大学位列第一。“我希望被暨南大学录取,更希望能够搭上小红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法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激励着无数学子寻找正义,追求正义,达到正义。“说起我与法学的缘分,还与罗翔罗老师有关。在初中时,我便认识了罗老师,他的正义观让我备受鼓舞,自那时起,一颗法律人的种子便在我心中播下,此时已生根发芽---我如愿走上法律人的征途,激动万分,也心潮澎湃。”
入学前,他已经对暨南大学有一定的了解,报道后暨大美丽的环境让他“眼前一亮”——从干净宽敞的宿舍,到风味独特的食堂;从乐于助人,和蔼可亲的学长学姐,到平易近人,善良可爱的同学;从风景秀丽的日月湖,到郁郁葱葱的板障山……这些都让他倍感新奇,也让他感受到暨大的温度。
“我来暨大,只做三件事,追梦,追梦,还是追梦。”暨大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梦想的摇篮,更是个实现梦想的平台。来到暨大,他希望自己能够严于律己,发奋自强,团结同学,广交朋友,谨遵“忠信笃敬”校训,争做一名优秀的暨大学子。
最后,他想送给自己,也送给所有法学同学一句话:愿你走上法学征途,便做法治之光,去追寻正义的真谛。
(李巍)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22级应用统计专业,苏同欣,华侨学生:
为了给报到准备充足的时间,也考虑到天气原因,他在报到日前两天就从上海出发来到了广州市。高铁运行了八个小时左右,一路上他对新城市新学校的期待和向往冲淡了旅程中的疲惫和独自求学的孤独。
“暨南大学是我申请研究生的第一志愿,早在回国前就听说暨南大学是中国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忠信笃敬’的校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的理念深深感染了我。”因此在选择研究生院校时,他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暨大。
无论是在之前的工作中还是学习中,苏同欣都深刻认识到拥有实践技术比单纯拥有理论更加重要,本科在学习工商管理的过程中,他对统计这一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知统计学科可以为很多行业和问题服务,因此他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应用统计专业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入学第一天,苏同欣早早进入了暨大报到,这里的老师和同学们非常热情和贴心,让他在报到第一天就有了归属感,学校到处洋溢着青春气息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让他对暨大的爱意更浓厚了几分。
进入到暨大,他希望自己在学业上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积极融入到暨大的学习氛围和各大活动中,与老师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为暨大的美好添砖加瓦。他希望在暨大的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苏同欣)
以“语”服人,以“语”明史
202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刘欣欣, 华侨学生:
归国路漫漫,从南美经历了40多个小时的飞机,一万多公里的路程,伴随着腿的酸痛,心中的隐隐期待与紧张后,刘欣欣成功到达中国香港,在香港隔离完7天后,正式踏上了前往杭州隔离的新旅程。“此时我已经杭州隔离了6天,虽然要延迟返校,但是我还是很期待充满美好与挑战的校园生活!”
回想得知被录取的瞬间,刘欣欣表示十分激动,因为暨南大学是她的第一志愿,并且中学时期她便被暨南大学“开放与包容”“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特色所吸引。刘欣欣说:“虽然身在国外,我依然陶醉于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中,时常跟同学科普我们中国的节日习俗,带领他们了解并尝试汉服以及传统中餐,例如:端午节所代表的含义与粽子。而且暨南大学年年都举办许多文化活动,增加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生活的体验感,大力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刘欣欣的认知里,语言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使先人的智慧得以传承,文学则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让读者身临作者内心世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关系到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发扬,是经过无数岁月沉淀后的一种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
刘欣欣表示:“希望在学术活跃的暨大,我能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国的古时文化,培养自己的逻辑能力,丰富我的知识面,弥补我的不足,锻炼我的能力,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刘欣欣)
追逐太阳,成为太阳
2022级生物技术专业,付琳菲,天津:
从天津到广州的三千多公里,付琳菲坦言下机后真的有一种从秋天回到夏天的感觉。北方的孩子初来乍到,对大学里的树,环境,人,都很新奇欢喜。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高中的时候的她了解到暨南大学的相关信息后,就一直想要考到这里来。经历了三年的寒窗苦读,最终如愿以偿怀揣着激动与憧憬踏入了暨南大学。精致且显著的校门,忙碌中的老生志愿者们,中间夹着一个又一个好奇地东张西望的新生。
从踏入暨南园前的出示健康码,到细致安排每一个新生身上的对点学长学姐制度,每一个环节都让她从开始便感受到暨南大学对新生们的关心,更感受到暨南园里和谐融洽的氛围。进入校门前大包小包,行李一堆,所幸有热心的学长学姐帮忙和指引,最终顺利的完成一系列的报道和入住。“我们的归属感想必也是在这一刻就逐渐的维系上了暨南大学。”
付琳菲说:“作为离家比较远的新生,想到自己要在大学校园中四年的独立生活,难免会有些伤感。但是在校园里感受到学长学姐的热情,和同学们相处愉快,感觉以后的生活肯定会开心快乐。”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相信她在暨南大学也可以更好发光。付琳菲认为只要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收获更好的未来!
(付琳菲)
寒窗十年终圆梦,壮志豪情谱新篇。青春列车,今日重新出发;新的起点,我们携手努力。忠信笃敬之暨大校训,相信新生从暨大进入,人才就能从暨大走出。欢迎2022级新同学,希望他们在暨大度过一段难忘愉快的学习生活!
(文/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新闻社 田静雯 张芯瑜 郑铭茵 图/受访者提供 )
责编:苏倩怡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