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社团】轮滑协会:轮下花火,滑出你我心中热爱
2018年,国际奥委会体育部致函国际轮滑联合会,速度轮滑成为第三届青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由此,轮滑这样一项极具挑战性与冒险精神的运动,得到了更多大众的关注,也愈发成为当代年轻人追求个性的方式。在暨南园里,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怀揣着对轮滑的热爱,齐聚一堂,成立暨南大学轮滑协会。他们踩着轮子在暨南园里尽情张扬个性,释放激情。
轮滑协会会长熊学敏说:“于我而言,轮滑所到之处就像是一个‘移动舞台’,每个踩轮之人都是一个舞者。”轮滑协会的成员们踩轮成舞,在开放包容的校园中搭建着属于自己的舞台,展现轮滑的魅力。
(新生之夜上的轮滑协会)
新星冉起 撑起星空
新旧学年交替之际,一批即将毕业的轮滑协会老会员便会退会,为毕业论文、就业实习作准备。与此同时,一批新生成员加入其中。协会的传承工作便落到了中间年级的老会员和会长肩上。
当新成员刚开始学习轮滑时,往往面临无法站立或滑行不稳的问题,老会员及会长细心地教他们通过单手扶栏杆或者蹲坐的方式学习平稳站立,再手把手带领他们缓慢滑行。这对对于教与学的双方而言,都是一个极度考验耐心与体力的过程,熊学敏感慨道:“为了给新成员打好轮滑基础,我们真的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与精力。”
经过每周的定期训练后,新成员们可以在校园的广场上自由滑行,并熟练地完成基础动作。不过,仅仅学会了基本动作的新成员们,还不能参与社团组织的大型刷街活动。为避免在外面道路上摔倒,他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进阶技巧,例如“踢刹”。
熊学敏说:“教会新成员一个‘踢刹’动作,就差不多需要一个月时间。这种技巧我只能通过口传,其中的要领则要成员自己体会。值得庆幸的是,我的成员们都有一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神,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学习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新成员们在坚持不懈地进行技巧训练后,终在十一月份得以参加社团的刷街活动。因为新成员们的出色表现,轮滑协会也迎来了新的朝气,继续蓬勃发展。
聚集你我 才会不同
轮滑协会不仅专注于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注重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万圣节之际,轮滑协会举行了一次特别的集体活动,全体会员打着南瓜灯,穿着奇装异服,踩着轮滑鞋,来到珠江新城感受广州的节日氛围。会员黄凤鸣对此印象深刻:“踩着轮滑的过程中,有许多人参与到了我们的队伍当中来,与我们一起感受节日氛围。我们还向他们展示了不少轮滑的动作,真的让人难忘。”
轮滑协会踩着轮滑鞋,将新兴的潮流文化带到广州的大街小巷,并带动更多的人共同感受这项运动蕴含的无穷魅力。熊学敏说:“轮滑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运动,它应该是分享快乐、传递快乐的媒介。”“每次和大家一起刷街时,我都会想起小时候教我轮滑的姐姐,他们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真是让人又开心又怀念。”这是会员梁嘉珊加入轮滑协会后的最大感受。
在轮滑协会,成员们不仅释放了身体的活力,也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去交流,去合作,去分享。本因热爱而聚集,如今又因聚集而结友。在轮滑协会中,成员们收获了深厚的友谊,感受到轮滑最纯真的快乐。同时,他们也传递了轮滑的快乐,展现了轮滑的魅力,为这个多元的校园、这座包容的城市注入了青春与活力。
(训练后的轮滑协会)
望眼未来 且行且新
随着大量新成员的加入,对于轮滑协会未来的发展,熊学敏也有自己的设想,他提出了“精英培养”计划。因为轮滑中的部分技巧动作对训练者有着特殊的要求,所以在与成员的相处过程中,他会仔细思量每位成员适合何种训练方式,能实现何种技巧。以此为依据,他有针对性地对新成员进行引导与训练,希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熊学敏还想为每位成员撰写“轮滑成长史”,记录他们的每一次进步,他认为这对成员而言会是一种激励。熊学敏坚信,通过这样创新的管理方式,能推动轮滑协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他希望,在每位成员的努力之下,能有更多的暨南人了解轮滑文化,走进轮滑文化,传播轮滑文化。
(文/暨南大学新闻社 陈雪儿 沈阳 图/受访者提供)
责编:苏倩怡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