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10月18日,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40周年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邢锋,暨南大学副校长顾乃华应邀出席大会。本次大会旨在回顾学会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展望新时代广东高等教育的未来图景,吸引了众多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高等教育发展大计。
在大会主论坛上,邢锋作了题为“数智时代,育才未来——基于‘厚基础、强交叉’的暨南实践”的主题报告。
面对数智时代的深刻变革,邢锋提出“数智时代的时代之问”:在人工智能重构教育底层逻辑、国际化进程势不可挡的今天,大学应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他指出,技术浪潮催生了对交叉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趋势则对人才的全球胜任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邢锋校长作报告
对此,邢锋给出了“暨南之答”。基于暨南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学校确立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着力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素养养成三个维度,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扎实学识与创新精神、数字素养与跨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在人才培养实践方面,学校提出“厚基础、强交叉”的实践理念。在“厚基础”实践中,学校以“破立并举”为改革路径,一方面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行大文大理贯通培养,厚植学生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建立“模块化、凸显暨南DNA”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传统基础模块的基础上,开设具有暨南特色的人工智能、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国别学三大模块。在“强交叉”实践中,学校通过整合教学与研究资源,建构“教学单位+研究机构+交叉平台”的新型教学组织模式,探索项目式/研究式教学和团队式/协作式学习,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邢锋校长最后以精妙的比喻总结:在数智时代,暨南大学要赋予学生的不是一张按图索骥的地图,而是支持学生自主探索的“指南针”,让学子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把握方向,开创未来。

报告会现场
此次大会同期举办的高等教育办学成果展上,暨南大学全面展示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力量、国际合作、体育强国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形成的特色成果。
发展规划处处长孙清忠、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王昱、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汤敏慧等一同出席了大会。
责编: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