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10月14日上午,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广州召开,表彰我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民族工作。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省委书记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全力做好我省民族工作,奋力开创广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省政协主席林克庆出席会议。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同志,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省各人民团体和在穗高等院校、省属企业、中直驻粤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地级以上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负责同志,各民族县(市)、乡和辖有民族乡的县(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我校党委书记孙彧出席会议。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全省各族人民继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会上,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曦宣读《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等40个集体“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院长程京武代表研究院登台领奖。
据悉,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近年来致力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服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研究院于2020年初入选中央四部委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并于2023年初第一轮周期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2025年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交叉学科试点,在构建具有侨校特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打造国内面向港澳台及海外侨胞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场域。
在推动“三交”史料体系建设方面,校党委副书记兼基地主任夏泉教授主持的国家“十四五”重大文化工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港澳台侨卷》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粤港澳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等课题,已系统整理港澳台侨地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料逾500万字。在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播方式上,研究院成功举办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等十余场大型学术会议,参会学者逾2000人次;研究员持续就涉民族议题在国际社会发声;与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贵州毕节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五邑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并与江门市教育局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内广泛传播、在基层扎根,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际影响力。为推动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研究院积极申报并获批近5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30项省部级项目,出版10余本著作,发表200余篇论文,撰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研究报告,进一步拓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研究的视野。此外,研究院实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的本、硕、博一体化,推动了港澳台侨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激发青年学者推出更多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责编:李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