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6月3日,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软件测试新增赛项国际交流赛于广州举行。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匈牙利、新加坡等全球10个国家及地区的选手,围绕现代软件质量保障的核心技术展开切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五名外招同学谢国楠(库拉索)、刘佳博(苏里南)、戴豪(意大利)、陈宇隆(马达加斯加)、李钢宝乐德(蒙古),凭借过硬实力和稳定的心理素质,经过学院与赛事方的层层严格选拔,最终脱颖而出,登上国际竞技舞台。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赛项目设置紧密映射全球产业发展脉搏。软件测试作为本届新增国际交流赛项,聚焦“软件质检”的核心实战能力,旨在推动该领域国际交流与技术发展方向探索,得到了世界技能组织及各级人社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比赛设置了模块A“接口测试”、模块B“性能测试”和模块C“功能测试”。测试过程包括手动测试和自动化测试。其目的是在软件发布给终端用户之前识别漏洞和问题,确保软件符合预期用途。赛设置了三个关键实战模块:模块A(接口测试)、模块B(性能测试)和模块C(功能测试)。该赛项要求参赛选手具备扎实的编程功底,并能娴熟运用行业主流测试工具,在真实场景中综合运用手动与自动化测试技术解决复杂问题。每位选手需独立完成所有模块的挑战,全面展现其端到端的测试设计、执行、分析与报告能力。比赛流程严格模拟实际工作流,选手需在高压环境下,按模块顺序依次完成规定任务,最终提交符合专业标准的测试报告。整个比赛是对选手在限定时间内,运用专业技能、工具链解决实际测试问题并规范交付成果的全方位高强度考核。整个比赛是对选手在限定时间内,运用专业技能、工具链解决实际测试问题并规范交付成果的全方位高强度考核。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五名外招生选手的参赛经历多轮筛选,凭借扎实的编程基础、熟练的主流测试工具运用能力以及在模拟实战中的优异表现,赢得了宝贵的国际交流资格。此次参赛不仅是对其个人技能的淬炼,更是学院致力于为外招生搭建高端实践平台、拓宽国际视野的成功实践。
学生们在备赛过程中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拼搏精神。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将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未来计划引入更多行业专家资源,深化专业培训与基地建设,为信息学子创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持续提升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特别是外招生特色培养的水平。
责编:苏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