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暨南大学与日本二松学舍大学合作签约,携手研究东亚汉字文化圈

发布时间:2025/05/14 阅读量: 分享到

5月13日,暨南大学与日本二松学舍大学正式合作签约。

该合作协议由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程国赋与二松学舍大学东亚学术综合研究所所长町泉寿郎代表双方高校签署,双方将以“共研、共享、共传”为理念,在课题研究、古籍整理、成果译介、学术会议、师生访问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并探索建立中日电子文献共享检索机制

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介绍,从遣唐使的跨海求学到晚清黄遵宪的《日本国志》著述,深入而绵延不绝的文明互鉴,始终是联结两国人民的精神纽带。此次中日两校携手合作,是对历史传统的赓续,更期望以学术为桥,对国际文化交流合作进行创新探索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华侨高等学府,暨南大学以“宏教泽而系侨情”为使命,自建校之日起,便承担起沟通中外文化的职能。而二松学舍大学是日本汉学研究的重镇,自1877年汉学塾创立以来,持续在汉学典籍研究、阳明学思想发掘、东亚区域文化探索等领域取得成就。

夏泉介绍,双方将在多个方面开展合作——聚焦华侨华人和旅华日本知识分子在中日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开展文化史、民俗学等研究;依托二松学舍大学珍本藏书与双方文献研究团队,合作编纂“日本藏中国古籍丛刊”;联合开展东亚汉字文化圈历史文化研究,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东亚社会的价值重构;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青年学者联合研究、学生短期访学与文化体验,打造跨学科、跨国界的学术共同体等。

暨南大学。

此外,二松学舍大学在汉文文献数字化领域经验丰富,暨南大学在特色文献数字化建设方面也有一定发展基础。两校将探索中日电子文献共享检索机制,推动人文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在町泉寿郎看来,无论何时,基于学者间互信的交流,都是时代最珍贵的纽带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到访广州,但对这座城市向往已久。”町泉寿郎表示,此前,团队在法国北部里尔市调查19世纪伟大汉学家儒莲旧藏汉籍时,发现了大量从广州、澳门流传至法国的珍贵典籍。

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广州曾是欧洲获取中国物产的重要枢纽,而书籍正是其中不太起眼却意义非凡的贸易品。町泉寿郎发现,这些经广州流传欧洲的汉籍,与江户时代传入日本的汉籍相比,无论产地还是流通路径都大相径庭,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

“正因如此,我们日本学者非常想与广州同仁携手开展汉籍研究。”他说。

至今,日本各地都保留着丰富的华侨文化。长崎孔子庙内,广东省华侨同胞馈赠的诸多文物一一陈列,生动见证着两地深厚的历史渊源。

町泉寿郎认为,从广州,而非北京或上海的视角来思考中国文化传播,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可能性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7周年,也是暨南大学建校119周年。夏泉表示,期望此次签约能成为更多跨文化合作项目落地的起点,两校青年学子也能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成长为文明对话的践行者、建设者。(2025-05-13)

南方+记者 陈伊纯通讯员 周仕敏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5/13/c11286718.html?colID=0&firstColID=3829&appversion=1210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 

责编:李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