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为深入探索新质生产力在高校创新发展中的生动实践,让校区学生亲身体验创新驱动的力量,4月7日,珠海校区党委书记卢健民为校区 30名本科生、研究生骨干代表以及港澳台侨学生代表,带来一次行走的“思政第一课”。本次课程通过实地参观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
课堂合影
在生物医药大楼,卢健民结合规划展板介绍了暨南大学的校情校史以及在珠办学的发展历程,回顾了学校及校区在学科规划、人才培养、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让同学们深刻感悟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随后,卢健民详细讲解了暨南大学科技园(珠海)(以下简称“科技园”)的建设情况。作为学校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平台,科技园将立足珠海、服务湾区、面向世界,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致力打造集“研发机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功能为一体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区域高端人才蓄水池、重要技术供应站和核心育人新高地。
授课现场
卢健民勉励同学们,身处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机遇与活力的热土,同学们要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的浪潮之中,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创造新成绩。
珠海校区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立德树人,凝心铸魂,积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次行走的“思政第一课”,通过把校情校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大湾区蓬勃发展的创新脉动。
责编:常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