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广东多年来加快建设金融强省,根基日益坚实,让广东资本市场呈现枝繁叶茂的勃勃生机。与此同时,广东金融活水润泽科创沃土,广东科技创新蒸蒸日上,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3月26日,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的《2024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发现,广东省以875家上市公司的数量领先全国,资本市场发展成果丰硕;全省专利授权总量69.26万件,居全国首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6.88万件,增长17.9%。
各类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9473.89亿元
上市公司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数量多寡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区域经济的实力,堪称“晴雨表”。《公报》显示,2024年末全省证券市场共有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875家,市价总值14.04万亿元;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挂牌企业846家。全年各类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9473.89亿元;其中,IPO融资113.15亿元,上市公司股票市场再融资307.45亿元,北交所及新三板市场融资11.60亿元,公司债、可转债、可交换债、企业债和资产支持证券(ABS)融资9041.68亿元。证券公司30家,证券公司分支机构1619家,股票账户数26807.73万户,增长8.6%;其中股票交易额87.24万亿元,增长21.7%。基金公司36家,共管理4051只公募基金;基金规模10.32万亿份,增长11.1%;基金净值11.29万亿元,增长16.5%。期货公司23家,全年公司代理交易额294.04万亿元,增长13.7%。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731家,管理私募基金31380只,基金规模32555.57亿元。
《公报》还显示,2024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300.85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4072.31亿元,增长8.7%;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791.09亿元,增长5.7%;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437.45亿元,增长4.1%。全年累计赔款和给付支出2694.46亿元,增长21.1%。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1076.81亿元,增长54.4%;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133.59亿元,增长7.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GDTJ22险赔付支出484.1亿元,增长2.9%。
暨南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蒋海指出,这些金融数据表明广东省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产业体系的深度融合,促进上市公司集群式“产融结合”,充分释放资本市场活力,进一步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标杆的资本枢纽功能,同时也有效地推动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看到这些数据真是振奋人心,充分体现广东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融资创新方面提升广东甚至大湾区区域经济活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广东从制造业大省迈进制造业强省的关键一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珠江学者韩永辉说道,接下来广东应继续推动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通过推动更多的上市公司和创新型企业融资便利化,提升广东投融资营商环境,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量大增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业突破,广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书写着“新”篇章。《公报》显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2.0%;装备制造业增长 7.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7.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57.1%。新能源汽车产量361.78万辆,比上年增长43.0%;工业机器人产量24.68 万套,增长31.2%;民用无人机产量 693.69 万架,增长74.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1%,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8.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8.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0.5%。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增长7.0%,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比重14.9%。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283.16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0.35万户,2024年末经营主体总数1904.88 万户。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广东省通过高技术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模式,牢牢占据了高新科技发展的制胜点,特别是在驱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创新动能方面持续增长,不仅体现广东省在全国工业创新发展的领先地位,显示出广东省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强劲动力。”蒋海说道。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专利授权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全省专利授权总量69.26万件,居全国首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6.88万件,增长17.9%。全年《专利合作条约》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2.34 万件。截至2024年末,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79.23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28.94件。全年有11.31万家企业获得专利授权59.22 万件,其中3.63万家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14.61万件。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7.7万家,全国居首。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6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054 家。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3家;国家发改委企业技术中心13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44家(包括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361 家)。据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此前介绍,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研发经费支出、研发人员数量等主要科技指标都保持在全国首位。广东初步形成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以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为支撑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在粤布局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初步形成以信息、生命、材料、能源等领域为主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专利数据上来了,不等于地方创新能力同步提升。”韩永辉指出,这些综合数据恰恰说明广东具备较高的科技创新和专利转化运用能力,通过专利产业化实现内涵式发展,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有效支撑广东现代产业的发展。而且广东还大力推进产教、科研深度融合,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广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带来“满满活力”。(2025-03-27)
原文标题:含“金”量激活含“新”量!广东资本市场枝繁叶茂 ,创新力提升
原文链接:https://appdetail.netwin.cn/dc-h5s/dc_new/newdetail?id=s67e52855e4b0da3882cf4285
责编:李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