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教学亮“新招”| 王京州:三尺讲台传古典,“冷门文献”续新章

发布时间:2025/01/09 阅读量: 分享到
摘要:编者按: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暨南教师团队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为进一步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作用,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暨南教学亮‘新招’”系列报道,聚焦暨南团队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突出事迹,凝练展示教学创新的宝贵经验,以更好地培育和激发广大暨南教师教学创新力,营造崇尚教学的良好风尚。敬请关注。

“您真是纪昀先生?”暨南大学文学院学生扮演的“余嘉锡”揉揉惺忪的双眼,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纪昀是清代著名学者,他所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是近代文献学家余嘉锡毕生研究的对象。因为通宵达旦的学术工作,“余嘉锡”趴在书桌上睡着了,醒来的他难掩惊喜,向“纪昀”扮演者紧走几步,由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辩……

让学生代入先贤角色、体悟先贤精神,这样的跨时空“情景短剧”,不时在暨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课堂上演。该课程团队由国家级领军人才、文学院副院长王京州领衔。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团队负责人王京州

2024年7月,这门致力于以创新形式“培养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献学一流人才”的课程,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一举斩获二等奖,教指委专家评价本课程为“一门真正为赓续中华文脉而打造的高水平课程”。面对荣誉,王京州团队更感责任重大。在三尺讲台传薪“冷门文献”,让古典之声久久回响,是他们讲授《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不二初心。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

组建“复合型”团队,接力跨世纪文献教学

暨南大学的文献学传统,可追溯至20世纪20到30年代的上海办学时期。当时,先后担任暨大文学院院长的陈钟凡和郑振铎皆为文献学巨匠,后者在孤岛时期倡议成立“文献保存同志会”,为抢救濒危的古籍善本奔走呼告。

“暨南大学三落三起、五度播迁,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悬于一线,不绝如缕。”王京州感慨道。

1984年11月,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正式成立,首任所长陈乐素先生带领暨南古籍人担起复兴侨校文献学研究的重任。文献学课程从无到有,从步履蹒跚到脚踏实地,历经了代代学者的赓续探索。

“从单一的学科视角出发,难以真正把握文献学的精神和面貌,也难以培养出全面的创新型文献学一流人才。”来到暨南大学文学院工作后,建立一支文史哲融合的教师团队的想法在王京州心底埋下了种子。

梦想的种子静候萌芽的时机。2020年,王京州联合中文系、历史系和哲学研究所的多位教师,组建了暨南大学文献学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程国赋、文学院哲学研究所代所长刘依平、文学院历史系青年教师郭世强等。

程国赋是暨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王京州以古籍整理与研究见长,刘依平对儒家哲学研究有着深厚心得,郭世强在历史地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此外,教学团队还包括提倡文史哲综合研究的资深教师高华平,深研训诂学、礼经学和宋史的刘卫宁、李旭、许起山等。

部分团队成员(从左至右:程国赋、王京州、郭世强)

这支各有所长的“复合”型团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和研究的视野,促进了教学创新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在领读一部部文献学经典时,主讲教师不仅会从自身学科视角出发阐述该书的文献意义,同时还融合团队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对同一文献的文学价值、史料价值、思想价值进行阐发。“文学更加注重文本中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史学则强调内容本身的真实准确性,哲学往往从思想的高度体悟经典。这种文史哲融通的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反响很不错。”王京州说道。

教学成果初见成效,王京州团队更加坚定了继续创新文献学教学模式的决心。“古典文献学课程古老、冷门,但我们坚信,通过教学上的创新改革,课程必将焕发新的生机,获得更多同学的喜爱!”

王京州在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上汇报

解决三大“拦路虎”,“冷门”课堂出新彩

报告厅里,王京州清了清嗓子,开始了有关传统文化的演讲。演讲过程中,目光所及并不是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而是一片乌漆漆的后脑勺,台下的学生埋头各忙各的。“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课堂,我们常常面对大量的低头族。”回忆起那次到兄弟高校的演讲,王京州难掩失落之情。

“陈旧的教学模式无法让传统文化的魅力被学生‘get’到”,王京州反思道,“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才能让更多年轻学子在古典文献学课堂中‘抬起头’‘听入迷’‘学进去’。”

说干就干,王京州团队展开了教学调研,经过反复分析和研讨,总结出横亘在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面前的三大“拦路虎”——“文”与“献”的偏失、“数”与“典”的疏离、“古”与“今”的隔阂。解决这三大“拦路虎”,是让文献学这门“冷门”课程再出新彩的关键。

“‘文’是经典,‘献’是先贤,只强调经典,而忽视背后的先贤精神,是我们面临的第一只拦路虎。”王京州团队决定将“精悟先贤”深度融入文献学课程教学,作为“打虎”的“第一棒”。刘向父子在焚书坑儒后的文献荒原上投身古籍整理,保存文脉火种;向宗鲁带领学生在日军轰炸的炮火声中仍坚持文献学研究,赓续文化基因……王京州团队深入挖掘了隐藏在文献学史背后的众多先贤身影,将尘埃掩埋下的先贤往事带入课堂,让学生们透过先贤事迹,体悟文献学发展的脉络与精神谱系。

王京州在课堂上与参加仰望先贤演讲的学生合影

“‘数’字阅读正在让学生们远离纸本经‘典’,新生代的学子们已经很少读纸本了。”面对数字化浪潮对经典阅读的冲击,王京州团队深感落寞。为此,课程创新设置四大知识模块,精择18种文献学经典善本,作为思政融入和文本精读的案例。对于经典案例的精读,采用“杀书头”和“窥豹斑”的方式,充分重视书首的序录和压卷之作,以管窥豹,以点带面。团队还合力创建了“学海堂”平台,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古籍资源。“数字平台是我们线上教学计划的起点,此后还将开设慕课、构建知识图谱,进一步拓展经典阅读的课程版图”,王京州满怀期待。

如何让“古”典文献在当“今”社会延续价值、再焕生机,同样是不可小觑的教学困境。面对难题,王京州团队给出的答案是引领更多学生投身文献学研究,培养更多的新时代“传薪人”。团队依托文学院的“本科生国家社科基金助研计划”,将《中国古典文献学》课堂上的本科生吸纳到团队成员所负责的科研项目中,让学生以“助研”的方式深入到文献学研究一线,在研究中内化对中华文脉的体察。其间,学生研习成果被分期萃集,《雏凤新声——古典文献学课程论文集萃》已先后推出多辑,其中部分论文还发表在了《国学季刊》《新国学》等专业集刊上。“对于人文学科的本科学子而言,得以发表学术论文,无疑坚定了他们在学术领域深耕的信心。”

王京州同2019级本科生到中山图书馆考察

“从前辈手中接过的火炬,只有传递到学生手中,才算完成教学使命。”为了让更多学子成为“传薪人”,王京州和团队决心将课程带到更广阔的讲台上。2021年,在广东省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中,《中国古典文献学》斩获一等奖。两年后,团队成员再度携手,将这门课程带到了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舞台上。

站上全国舞台,奏响古典“新乐章”

去年盛夏,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的门外,王京州仍在打磨开场白,此时距离入场不到十分钟。

从校赛、省赛到全国决赛,王京州团队先后修改了几十稿汇报内容。决赛的前一天,王京州还和郭世强在宾馆里修改讲稿,他们将电脑投屏至电视上,对内容逐字逐句进行推敲。“赛前那晚,闭眼躺在床上,我的脑海里依旧在想如何优化汇报内容。”王京州回忆道。

王京州赛后接受《中国教育在线》采访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在全国大赛中有着不俗的表现,这令王京州很是欣慰。但更让他动容的是,参与课程的学生文献学素养与综合素质都得到显著提高,到顶尖高校文献学专业读研深造的人才成批涌现。

被保研至山东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暨南大学文学院2017级本科生李思怡至今仍牢记《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老师的教诲,“从事文献学工作,应该规避误引、误读。不懂即查或问,不能想当然。未来,我将在古典文献学领域继续深耕。”如今她已顺利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王京州(前排右一)与李思怡(前排左一)等首届学生合影

“感谢你们年复一年地把这样的力量与知识传递给一届届‘文院人’,给予我们回望的勇气与前行的动力”,回忆起《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的老师们,暨南大学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林思仪心怀感激,如今她已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读研。

“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这是张元济先生印行《四部丛刊》的宗旨,王京州团队将其视为《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思政的灵魂。在青年求学时期,王京州就听恩师罗国威先生多次提起过这句话,此后的二十多年文献学研究中,这句话在他耳畔反复回响,激励他不断向更高处攀登。在暨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课堂上,他将这句话转赠给了新一代的学子们,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暨南学子通过学文献,从而爱古典,更加爱中国。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未来,王京州和团队将持续发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创新,将《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带到更广阔的讲台上,培养更多赓续文脉的“传薪人”,让薪火愈燃愈烈,让古典之声久久回响。

责编:苏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