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教学亮“新招”| 侯雅文:以AI赋能教学 培养经世济民之才

发布时间:2024/12/25 阅读量: 分享到
摘要:编者按: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暨南教师团队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为进一步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作用,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暨南教学亮‘新招’”系列报道,聚焦暨南团队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突出事迹,凝练展示教学创新的宝贵经验,以更好地培育和激发广大暨南教师教学创新力,营造崇尚教学的良好风尚。敬请关注。

侯雅文:以AI赋能教学 培养经世济民之才

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我校经济学院侯雅文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的团队,历经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考验,凭借课程《多元统计分析》荣获新文科副高组一等奖。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整个教学团队二十年如一日对教学工作的全心倾注。

配图1

(侯雅文副教授)

谈及课程创新,侯雅文比喻其就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怪”就是困扰学生的“难点、堵点”。他们团队始终盯紧学生学习的难点,巧妙地将大模型和AI应用于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侯雅文说:“我们团队始终认为,能引导学生解决学习难点的创新才是真创新。”

配图3

侯雅文老师在一等奖颁奖现场

从无到有 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课程教材与软件

《多元统计分析》是经济学院面向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从2002年开始建设。当时,课程并没有成熟的教材,市面的分析软件也需付费使用,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境。

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奠基人,王斌会教授深耕基础建设,编写适用于经管学科的教材、开发配套软件。并于2005年出版了国内首部“经管+自主知识产权软件”课程教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侯雅文、谢贤芬、王术等老师逐渐加入王斌会所在的团队,团队愈发壮大,课程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团队以两年一版的速度持续迭代更新教材,并出版教辅6本。

配图4

课程建设历程图

经管、统计和计算机学科知识的深度交叉融合是《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最大的特色。交叉学科知识量大,融合学习难度高。学生理解起来难、学习过程也漫长,短短一个学期塞得满满的,才能完成教学大纲。

“单纯从理论出发去讲授,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侯雅文说,团队同步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从创设应用情境角度去做,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

配图5

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室

团队将学生在实践报告、调查普查和比赛项目,形成的与课程高匹配度的实践资源,筛选纳入六大类分析库,并转化为课程所需的练习、作业、案例、项目实验等具体应用情境。如此,学生只要登录虚拟仿真平台,便能通过里面已有的实践资源,进入与知识点一一对应的应用场景,在演练统计分析中,潜移默化掌握知识点的运用。

“平台上的可视化做得很好,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变量的选择直观看到数据的变化。”修读了《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2021级经济统计学学生方柏芝说。

更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往届授课学生的资源,通过教学活动流入下一届课程教学,实现了实践资源与教学双向促进,也让虚拟仿真平台保持着最新的活力。如今,课程已建设虚拟仿真平台2个,库内已包含100余个应用情境。团队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获批省级项目,并在全国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活动中被认定为创新作品。

直击教学痛点、搭建四大平台助力智慧学习

2016以来,数字经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都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团队开始大力革新教学建设。除了建立了2项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还建设了教材教辅数字化平台、多元统计分析平台、AI智能分析平台。

配图6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创新体系

“学生普遍对编程感到头疼,甚至有些会望而生畏。”侯雅文说,四大平台的建设,构建了学生了解基础知识、深入了解统计模型、统计模型编程应用、探索模型前沿的知识层面进阶的梯度,帮助学生把精力聚焦在研究能力的提升上。这仿佛以数字化形式给学生学习开了一个“外挂”,让学生从心底里不再抗拒。

每一位同学在学习这门课程前,都可以点开数字化平台的慕课,提前学习课程基础知识。在课堂上,前两节课的理论学习,与第三节的课堂实操搭配,实现了知识点一对一的吸收与运用。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课程任务或者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数据采集,再借助多元统计分析平台自己编程,实现快速数据分析,并得到分析结论。

更值得一提的是,同学还可以通过AI智能分析平台,实现智能编程。在KIMI大模型、文心一言等AI工具输入提问、平台会给到回答路径,复制到AI智能分析系统中,便能实现数据分析。

配图7

大模型+AI智能云计算平台

侯雅文说,将大模型和AI应用于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学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课程核心知识的理解而不是代码编写上,编程代码和数据分析全过程的呈现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新模型的构造原理,让学生把模型学深、学透。

如今,团队深切感受到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毕业论文、调研课题、比赛中都充分地运用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方柏芝在“正大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将课程学习的技能运用自如,斩获一等奖,她坦言,“在统计建模上,我们采用了很多课堂上学习的模型,比如说通过r软件编程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

多年来,《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获得了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大学 MOOC 认定为国家精品课程。案例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全国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案例大赛优秀奖等。

思政引领 培育经世济民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技术类课程如何进行思政引领?对此侯雅文有着深刻的见解。“立足于社会现实问题,为国家社会重大战略出谋献策,能够自然地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相融合。”

侯雅文团队通过设置课程应用情境,引导学生们以所学知识为载体,关注国情社情民情,使学生们从接收思政内容到实现主动思政,从而培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2019级经济统计学学生何锦华,便在侯雅文等人指导下,开展了《“漂”在异乡,“老”何以依?——供需视角下广州市“老漂族”精神赡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专注于研究和解决“老漂族”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获得“正大杯”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在侯雅文团队指导下,学生们活跃在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确定的选题涉及高质量发展、供需平衡、居民幸福感等包含社会、经济、管理在内诸多领域问题,他们采集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提出观点和对策。

截至目前,学生已获奖30余项,其中,获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全国一等奖3项,数据挖掘大赛全国特等奖1项,全国统计建模大赛一等奖1项。近五年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项和产生超过100项实践应用。

“学生取得的良好成绩是通过创新的课程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后的自然结果。”侯雅文欣慰地说,不过,相比取得奖项,她更高兴的是学生们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共同进步 硕果源自20余年教学创新积累

“这一章教材应该这样改……”“不对,从课程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应该对这一章做这样的修改……”不分前辈晚辈,从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就教材编写进行激烈的争论,这一幕常常出现在侯雅文教学团队中。

团队里平等交流、共同进步的理念,以及“老带新”的“传帮带”氛围,让侯雅文受益良多。

“王斌会老师是一个特别善于钻研的人,你会看到他晚上12点办公室的灯都是开着的,他喜欢在安静的情况下去做一些教学的工作。”侯雅文说。

王斌会是团队的“老大哥”,他的钻研精神和对教学工作的由衷热爱深深感染着团队中的成员。受王斌会的影响,侯雅文在2010年刚入职暨大时便申请了校级教学项目,如今已经有了二十多项教学项目经历,不断地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么做是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王斌会也会将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传授给团队成员,让团队中的老师觉得给学生上课并不是一件难事。

备战创新大赛期间,整个教学团队根据成员专长的不同分配任务,使整个教学团队井然有序。王斌会承担起搭建框架和确定课程方向的角色,谢贤芬主要负责实验教学部分,王术负责主要教材的部分编写和指导学生参加比赛。

侯雅文说,“虽然在大赛中上台主讲的是自己,但课程所取得的成绩是来源于整个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评委认可的是我们团队20余年教学创新积累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备战国赛的时刻,但侯雅文一直都觉得很有力量,因为身后有学校领导和专家的鼎力支持。“张小欣副校长给我们开了动员会,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信心。本科生院教师发展中心每周组织一次专家会,各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们都来帮助我们打磨教学设计,让我们不断成长与收获。”侯雅文说,“在暨南大家庭里真的特别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真心地希望你更好。”

配图8

在比赛现场的侯雅文老师

据悉,学校构建了“赛培相长”的创新孵化机制,在培训中“全方位”浸润教学创新。其中,第四届创新赛组织过程中,本科生院教师发展中心和各相关学院积极为参赛教师做好全方位保障,共组织70余次研讨和培训。学校各领域专家团队反复指导参赛团队,总结课程教学创新成果,凝练教学创新模式和方法,打磨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责编:李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