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5月9日下午,由本科生院教务处主办、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承办的“赢在创新”暨南大学创新大赛第十九季第二期在番禺校区举行。本期参赛作品聚焦传统人文、现代医疗、乡村振兴等方面,参赛选手们紧跟社会时事热点,挖掘有价值的发展议题,为创新创业赋能青春力量。经过前期海选及三轮复选,共有7支队伍进入正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1项“最佳项目奖”、1项“最受欢迎奖”以及3项“优秀项目奖”。
地下金龙:新型中药种养富农
为推动中药助农、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解决野生地龙资源匮乏、价格上涨等问题,地下金龙团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发了“地龙+”中药种养富农模式,联农助农成效显著。项目提出以公益提供地龙蚓苗,公益提供“地龙+”中药种养服务,公益对接药企为农户搭建销路三大环节为核心的助农方案,探索总结出一套从技术保障到产业升级,再到销路搭建的公益助农模式。后续,团队将面向全国,持续推广“地龙+”模式,实现中药富农。在观众提问环节,有学生就该项目主体“地龙”的临床价值等问题进行提问。团队负责人王术表示,地龙作为中药材,可用于缓解高热惊痫、关节痹痛、肺热喘咳等症状。该项目最终获得“最佳项目奖”和“最受欢迎奖”。
(项目展示)
“硒望暨化”:推动构建新型纳米硒富硒乡村产业链
“硒望暨化”团队致力于发展“硒”乡村产业,项目依托于化学与材料学院陈填烽教授课题组科研平台,采用新型纳米硒制备技术和叶面纳米硒吸收技术,可使水稻高效稳定富硒,打造健康至上的乡村富硒产品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在专家点评环节,评委就该项目的富硒产品对消费者的效用进行提问。项目团队表示,其产品覆盖中端和高端,对健康群体和亚健康群体的身体机能调节均有一定助益。该项目最终获得“优秀项目奖”。
(项目展示)
“榄·活”:传承榄雕技艺,助力非遗振兴
项目以“弘扬非遗文化 传承榄雕技艺”为宗旨,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通过“商业模式+公益模式”的运营模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和收益反哺。项目在商业上开创榄雕系列文创、校地联合开展榄雕课程与体验活动,创新传播方式;在公益上开创“榄雕进校园”模式、实施义拍义卖、建立数字化模式,促进非遗广州榄雕在新形势下的活态传承。在专家点评环节,评委认为该项目用商业模式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后续可考虑将精品的保护、宣传与量产量销两条路径相结合,将非遗文化保护得更好,传播得更广。该项目最终获得“优秀项目奖”。
(项目展示)
独瞳三维建模平台:3D建模的获取、共享平台
该项目致力于打造一款基于单目SLAM技术和NeRF技术的3D建模平台,旨在降低设计创作门槛,为设计行业提供新的实用工具。平台允许用户通过简单上传视频即可实现三维模型的构建,为用户提供直观的3D预处理效果,实现物件的自由组合与定制化,给予用户全新的设计体验。在观众提问环节,有学生对该项目的实际运用场景提出疑问。项目负责人曾乐平以房屋装修举例,表示该项目最大的优势在于为普通用户提供低门槛的建模工具,其平台的自由组合功能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玩性,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装修后的图景,切实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试错成本。该项目最终获得“优秀项目奖”。
(项目展示)
赛后,本科生院教务处孙建莉及药学院周光雄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
(颁发证书)
责编:苏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