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党员风采 | 任跃红:我是一名党员 但不能仅仅是一名党员

发布时间:2024/05/22 阅读量: 分享到
摘要:【编者按】回望历史,一代代暨南人坚定加入党的队伍,奋发图强、砥砺前行,让党的光芒薪火相传、熠熠生辉。值此中国共产党暨南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暨南党员风采”系列报道,聚焦暨南老中青三代优秀党员代表,以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形式,展示他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履行党员庄严使命的先进事迹和时代风采,激励全校广大党员干部以他们为榜样,提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爱校荣校的使命感、责任感。敬请关注。

任跃红:我是一名党员,但不能仅仅是一名党员

任跃红来自河南农村,在成长沿途中,她切身地体会到,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她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用一个意象来形容党,我会用‘一把伞’,晴天时她为人民遮阳,雨天时她为人民挡雨。”任跃红说,从儿时起,她便非常渴望加入这个队伍里,成为其中一员。

 


专注科研,久久为功

“站在前人的肩膀看世界”

在任跃红的想法里,天灾人祸无法避免,但是生老病死能通过医学知识来进行预防与抵抗,怀着“想为自己和身边人缓解或者消除痛苦”的初衷,高考后的任跃红选择了与医药打交道。在一次次的实验过程中,她也愈发爱上了药剂学这一专业,“药剂学实验就像是做饭一样,你要时时刻刻在制备药的过程中注意好把握剂量,不然就可能会功亏一篑。”

刚进入暨南大学读研,任跃红便一心想要做好学术研究工作。入学时,她便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今年或者是半年之内,我要写出一篇初稿交给老师审核并且修改。”作为一名研究生,晚上因为做实验在实验室里熬到两三点也是常有的事,走进实验室,总能看到任跃红埋头在实验设备前工作的身影,她常常迎着朝霞来,披着晚风去。

配图1

(任跃红在进行实验)

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全英文写作、不了解逻辑框架、不知道怎么进行句与句之间的过渡,任跃红在写第一篇论文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探索过程中,任跃红通过大量阅读别人的高分文章,向师兄师姐请教,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写作框架。她如此形容当时的茅塞顿开的感觉:“就像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一样,你看了一百个人,乃至是一千个人的文章后,你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经过两年半的努力,任跃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成功研发出了一种用于治疗结肠炎性疾病的新型纳米制剂。此外,她目前已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4篇。

脚踏实地,一心向党

“党员身上需要有‘利他’的自觉性”

在任跃红的老家里,有一位在新疆驻守了三年的大哥哥,他常常会给村里的孩子讲述驻守边疆的发生的故事,这在任跃红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入党种子:“他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作为一个党员要积极主动,当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冲锋向前。”

如果说大哥哥的经历在任跃红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那么,她在成长路上对于自己家乡变化之大的切身感受,更是让这颗种子茁壮成长。她亲眼见证,以前小小的村子,现在越变越好,学校盖起来了,农场建起来了,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周边的环境也越发整洁宜居......于是,在2017年10月,她怀着骄傲而又敬畏的心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2020年12月,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研一入学伊始,任跃红便主动申请担任党小组组长一职。在担任党小组组长过程中,她始终坚持“学生干部的宗旨是服务学生”原则,共计组织开展党小组会20余次,民主生活会5次;紧密联系不同校区、不同课题组的组员,致力于打造富有凝聚力的党小组集体;与组员们在科研与日常生活中互帮互助,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任跃红说:“我是一名党员,但不能仅仅是一名党员,我想为更多的人服务。”

配图2

(任跃红在党支部会议上发言)

科研以外,任跃红还喜欢去做志愿者,“因为想做,所以做了。”在药学院迎新活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药物发展论坛、药学院中药标本馆等志愿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任跃红活跃的身影。农忙之时,她走进稻田,帮着农民收割稻谷。“党员身上需要有‘利他’的自觉性。”她认为,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不能仅仅为自己而奋斗,还要为他人服务,帮助别人其实也在成就自我。

配图3

当今,新时代中国青年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任跃红坚定地表示自己将继续朝“为民服务”这一方向前进,她认为,成长是一个不断摸索与沉淀的过程,只有一直在路上,才能明白自己的方向所在。

策划:杜明灿

采写:陈芷欣

视频剪辑:李文静 拍摄:陈芷欣

海报:陈方正

责编:杜明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