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70岁的钟玲,在与暨南园共同成长的四十多年光阴里,交出了践行入党誓词的完美答卷。在建设暨南大学医学院、药学院过程中,钟玲始终牢记自己作为党员的使命。“既然入了党,就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个共产党员,关键时候要冲锋在前,牢记使命在肩。”钟玲坚定地说。
(钟玲)
决心向党 奋斗不止
受家庭氛围熏陶,钟玲从小便将"入队""入团"和"入党"视为人生的三大追求在九岁那一年,钟玲成功“入队”,是同一批学生中最早入队的孩子。1971年,钟玲因父亲工作调动来到了湖北部队农场,凭借着不屈不挠的努力,她获得了入团资格,是当时农场里最早的一批团员。
1973年,恢复高考的倡议实行。高考制度的恢复让20岁的钟玲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当时的高考主要考察数理化,并且需要工农兵的推荐。在农场里,逾千名学子参与竞争,而仅有一个本科名额和一个中专名额。激烈的竞争促使钟玲昼夜不断地努力,她最终被当时的沙市市卫生学校录取。当时的老师对她说:“我们在多方面考量之后,决定推荐你去参加考试,希望你继续保持努力奋斗的精神。”去到沙市市卫生学校进行进一步学习的决定改变了钟玲的一生。
在党的教育下,钟玲对入党有了更为殷切的渴望。1979年10月,钟玲调往暨南大学医学院。当时医学院很多条件都不完善,资金不充足,第一批学生数量少,办公人员也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院里的党员们始终保持着顽强的干劲,每天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状态给学生们带来高质量的教学。
(钟玲)
1983年6月,钟玲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那一刻,她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之情,深切意识到责任压在肩膀的重量。钟玲感到心头发热,肩上有力,十分渴望成为一名为祖国建设事业奉献的优秀党员。
筚路蓝缕 建设“两院”
钟玲初入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时,实验室还在筹建中,学生也还未开课,一穷二白。当时钟玲和几位同事的数理化知识较薄弱,教研室主任决定让他们去第一军医大学进修,同时筹建实验室。在学习过程中,“非专业人士”钟玲咬紧牙坚持下来,掌握了必备知识,还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
筹建实验室需采购实验器材和相关玻璃器材,钟玲与同事们先乘坐公交车到达海珠区,再徒步一段路程,购置完毕再“人工”搬运。当第一批学生开始上药理实验课时,学院仍然没有动物实验室。每当下午有实验课时,钟玲与几位老师便在清晨各提四个塑料菜篮子赶往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室购买兔子,从华农坐车到岗顶后,再走路回学校,赶下午的动物实验课。
条件的限制没有消减钟玲的热忱,她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尽心尽力保证每一次实验课的学习条件,看到学生眼中对知识的渴望,钟玲认为再苦再累也值得。
历经初建的“阵痛”后,医学院建设基本完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学校从整体规划出发,决定建立药学院,并将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整体划编入药学院。这对教研室成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他们再次陷入了“白手起家”的艰难局面。
面对这个挑战,作为药学院党支部书记的钟玲,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凝聚团队,留住人才和人心。她召集大家一起思考讨论,并构思了很多凝聚学生和教师的活动。他们在当时护校楼中间的篮球场举办了各种活动,如教工的跳绳比赛、学生的拔河比赛。“这些活动大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让师生们看到了药学院的力量。”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科研室实现了成功与药学院融合发展。
退而不休 投身建设
学校新校区开始建设后,钟玲事无巨细地参与了番禺校区的教学实验楼——“D组团”(主要承担本科生实验教学任务)的建设。钟玲感慨,“那是从白纸上开始的策划,从实验楼基础设施的规划、实验室功能的设计到实验室的家具、设备、空调、通风等等建设,我一直参与其中。”
在药学院工作的十三年时间里,钟玲先后任直属药学院党支部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并兼任实验室主任。即便退休以后,钟玲还是毅然接受了学院的返聘,以高度热情投入到番禺校区药学院科研大楼——“F组团”的建设,并担任建设组长。番禺校区的教学实验楼建立起来,为新一代学子们提供现代化的设施、舒适的环境进行高水平学习,教育强国的理念在建设蓝图中得以践行。
多年来,随着硬件设施大大改善,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药学院快速发展。如今,看到暨南大学药学学科再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钟玲感到由衷的骄傲和满足,“作为暨南园的建设者和见证者之一,我深深地爱着这里的一切。”
作为第一代受益于新中国教育的人,钟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馈祖国大地,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个人力量。用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培育了一届又一届学子,扛起肩头的责任建设了药学院和医学院为学子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我们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会取得更大的辉煌。我们应牢记入党誓词和党员的使命,关键时候冲锋在前,坚定方向,收获人生进步。”希望广大教师队伍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奋进在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征程上,铸造属于教育工作者的荣光。钟玲回顾过去,寄语未来,党徽在她的胸前熠熠生辉。
责编:苏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