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院陈家旭教授课题组在微生物学知名期刊Microbiom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揭示中药复方逍遥散抗抑郁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4/02/27 阅读量: 分享到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讯 近日,广州市中医方证重点实验室陈家旭课题组在微生物学领域知名期刊《Microbiome》(中科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5.5)上发表题为“Gut dysbiosis in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through abnormal synapse pruning in microglia-mediated by complement C3”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中药复方逍遥散抗抑郁新机制。

图一:论文首页

抑郁症是世界范围内重大精神疾病障碍,属中医“郁证”范畴。逍遥散出自宋代官修本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功效的经典名方,但其作用机制有待明确。肠道微生物紊乱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与神经元损伤是抑郁症重要发病机制,也是中药复方逍遥散潜在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无菌模式动物结合粪菌移植、代谢组学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发现肠道微生物紊乱驱动的外周与前额皮质补体C3激活介导的小胶质细胞异常突触修剪是抑郁症关键发病机制之一,而中药复方逍遥散以及逍遥散治疗后的粪菌移植可以改善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表明中药复方逍遥散以肠道菌群依赖性的方式发挥抗抑郁作用,其机制与调控肠道微生物紊乱、抑制菌群驱动的外周与中枢前额皮质补体C3激活、改善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异常突触修剪有关。

图二:逍遥散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紊乱、抑制菌群驱动的外周与中枢前额皮质补体C3激活、改善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异常突触修剪发挥抗抑郁作用

本研究以中药复方调控肠道微环境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中药复方逍遥散通过调控“肠-脑”轴改善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复方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医学院郝闻致讲师和马庆宇副教授,陈家旭教授、黄俊卿教授和李晓娟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暨南大学中医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广州市中医方证重点实验室等基金项目的支持。

此外,课题组研究还发现逍遥散入脑关键成分18β-GA,证实前额皮质中BDNF转录的激活是18β-GA抗抑郁作用的基础,且18β-GA是逍遥散体内代谢形成的关键成分(题目:The role of BDNF transcription in the 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s of 18β-glycyrrhetinic acid in a chronic social defeat stress model,期刊:中科院1区TOP期刊Phytomedicine,影响因子:7.9)。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赫鹿娟、中医学院研究生莫晓玮和药学院何亮亮副教授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中医学院陈家旭教授、姚伟讲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暨南大学中医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

图三:论文首页

本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郝闻致讲师和马庆宇副教授,陈家旭教授、黄俊卿教授和李晓娟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暨南大学中医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广州市中医方证重点实验室等基金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Microbiome:

https://microbiom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68-024-01756-6

Phytomedicin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44711323006906

责编:李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