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刚:建设“课程学习+政校企实践”道路需要各方协同

发布时间:2023/11/30 阅读量: 分享到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希望今后校企合作更进一步、更上层楼。”近日,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成连华向共建企业为学生提供暑期实习机会表示感谢。结合校企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实际,该企业相关负责人鲍枫则说:“希望在今后的合作中,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这是记者了解到的“人人参与”应急管理教育的案例之一。有测算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应急管理专门人才缺口近40万人。因此,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迫在眉睫。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两个关键问题亟须各方进行进一步探索,即应急管理学科怎么建设、应急管理人才怎么输出。

围绕第一个问题,各高校厘清学科定位、完善学科建设体系,边探索、边积累,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

“观众可跟随常安常熟应急支援服务青年先锋队队员,在安全馆中通过VR、云互动等体验不同的安全场景。”近期正值学生暑期实践高峰明,江苏常熟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唐梦茹这样介绍政校共建安全体验馆情况。

图为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应急管理技术学院组织学生在政企共建平台实习

这是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一个缩影。2020年,教育部会同应急管理部拟定应急管理二级学科设置基本要求、硕士和博士指导性培养方案,推动多所相关学科基础好的高校在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应急管理二级学科。

对于各高校这三年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汪明认为,既要肯定大家的努力,也要结合应急管理专业复杂交叉特点、科研需求、实践需要,推动明确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分层分类标准,探索建立一级学科等“下一阶段进程”。

他的看法与近几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的看法不谋而合:总结建设应急管理二级学科的经验,开展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教学,考虑设置应急管理一级学科并凝练出二级学科,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不同层次院校建设……

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各地高校依托理工学、管理学等特色,探索出一条“课程学习+政校企实践”的道路。暨南大学应急管理系创系系主任、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教育促进会会长卢文刚认为,这条路能否成为通路,既要看学生积极性,也要看各方协同性。

近日,在当地企业实习的西安科技大学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徐江南,在朋友圈中晒出了自己的实习照片。结合多次参加实践的经历,他认为:“实践是另一种学习。学科建设既要贴合国家和地方实际,也要密切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百花齐放的背后,卢文刚提醒,精准对接多方向协同路径,加强联结、消弭多个主体间的信息差是关键。围绕第二个问题,各高校摸清底数、分析供给侧和需求侧需求,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合力 , 为应急管理人才输出营造良性环境。通过VR、绳索体验,感受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重要性;近距离了解实时动态监控系统,了解安全生产的新动态;聆听企业一线职工的讲解,跟踪项目发展新情况……近日,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28名学生结束了为期10 天的进企实习。招生咨询的火热、学习实践的多彩、就业选择的多样……很多高校的应急管理专业师生都见证过这样的场景。近年来,整体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就业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卢文刚分析道:“这和社会供需关系相关。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要像关心招生一样关心就业。”

图为西安科技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组织学生参加暑期实习

目前,应急管理人才毕业去向主要分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应急管理技术学院副院长刘龙飞以所在学院举例, 每年毕业生升学率约为30%,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作的约占15%,其余学生主要进入工业生产、安全咨询服务等两类企业工作。

这个暑假,徐江南和许多学生一样,边实践边找寻未来的方向,提前做好学校和步入社会的衔接。不同于学生时期的探索,工作多年的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方向硕士范靖文已处于职业平稳期。她说:“如今政策越来越好,学生得以在多元化的平台学习、实践。在校期间一定要抓住机会,努力提升自我,多参与产学研用实践。”结合本校以往情况和其他高校情况,刘龙飞对第一届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信心较为充足。他常常和学生交流未来的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多尝试。曾面试过多位实习生的江苏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宣教处处长符晓冬说:“多元实践平台既为应急管理专业和学科建设、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也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补足应急管理人才缺口提供借鉴。”

对于未来,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教授钱洪伟说:“各方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为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出谋划策。”考虑到当前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实际和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他呼吁:“要尽快完善实验室、实践平台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23/08/21)

原文标题:持续探索“学科怎么建设、人才怎么输出”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vkGUvaorrwcFYd_xlH-iw

责编:苏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