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大学生应以新思想迎接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997年十五大前夕,我们听着《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怀揣着对于新时代的向往,在世纪之交的20年马不停蹄地奋斗着。一首歌象征着一个时代,20年长跑,中国终于实现由富到强。此次十九大报告也正式宣布我国迈入新时代,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奋斗了数十载。
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新时代”一词的出现频率高达35次,可见其划时代的意义。新时代正需要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了这个新时代的思想航标,3万多字的报告,新思想是其中的灵魂。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大学生们,也应以一份新的思想、以一种新的面貌来开启我们的新时代。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们要有创新思维。我们能看到,学校里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创新团队,一群群充满活力的学子们在这个平台上逐渐打开了思维和眼界。就拿暨大来说,“挑战杯”、“赢在创新”比赛等项目广受暨大学子关注和参与,并在其中斩获佳绩。暨大还成立了“WE创空间”给学子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指导。我曾经采访过一支获得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的团队,这个由4名本科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突破现有理论框架的禁锢,提出了一项全新的理论假设,并通过1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反复实验得以验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谈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几年前,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我们常常说,国家有中国梦,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心中也要有自己的梦想。
立足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当我们庆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作为祖国之栋梁的大学生们,应该领悟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做一个慎独、理性之人,不人云亦云,不固步自封;还要争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心存一种责任,肩负一份担当;迈入新时代,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寄语,深谙新思想、承担新使命。
而当代不少大学生比较注重自己个人的利益得失,缺乏大国情怀,较少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变化。部分学生为了争奖学金而撕破脸皮,为了高绩点出钱“发”论文,为了保研或找一个好的工作而不择手段;关心国家方针、政策的少了,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的少了。因此,习近平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号召广大学子们共同树立新思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新的启迪。
一切时代都需要思想领航,大学生的成才也应在于其个人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学生也应迈向求学生涯的新时代。静思几分钟,想一想初衷,用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度过大学时光,以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本报学生记者 刘珊 )
编辑:王舒曼
点击进入【第664期 数字校报】:
https://newspaper.jnu.edu.cn/index.aspx?bid=196#conid=6377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