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暨大>最新

【香港文汇报】粤港澳学者齐聚暨大线上研讨 挖掘共有文化符号

字体: 2022年11月29日 浏览量: 来源: 香港文汇报 作者: 卢静怡 发布:新闻中心

香港文汇报A10版:粤港澳学者线上研讨 挖掘共有文化符号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卢静怡 广州报道)27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文化传播论坛在在线举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国家话语体系研究中心联合香港、澳门和内地著名高校,以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社会和传播现象进行研讨。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彧在开幕致辞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涵盖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兼容了多元的文化价值。文化是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合作区,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相似性、同源性程度很高的文化交流合作区域。作为著名的“百年侨校”,暨南大学积极投身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侨校特色与优势。暨大每年接受60%以上港澳台侨生,推动了两岸四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发展,并有力促进了港澳台胞对国家的认同感。

用“文化品牌”思路传播湾区文化

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林玉凤认为,目前针对大湾区产业分工、资源互补的课题很多,但在知觉、情感、想象力等大湾区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仍比较少。她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如同“新马泰”一样打包成一个区域文化概念,透过粤港澳历史文化的共同记忆、共享符号、共享语言和共有身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品牌。

林玉凤表示,她在研究澳门一份老报章《镜海丛报》以及诸多历史文本时发现,省城、香港地、澳门街是旧时大湾区片区对广州、澳门和香港的不同称呼,从中可看出当时大家紧密的关系。她认为,可以通过其他媒体共享符号的人文历史脉络,重新唤起这些老记忆,可以用“文化品牌”的思路对大湾区文化进行传播。“比如孙中山这位历史人物,他的革命经历就同时串联起了大湾区不同城市的历史记忆。而河粉、艇仔粥、饮茶、消夜等岭南文化,能在粤港澳三地唤起亲切感,影视文化也塑造了这片地区的人对于大湾区的认同感。”林玉凤认为,可以进一步发掘更多共有的文化符号。

发挥香港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作用

香港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长应中伟表示,香港具有语言优势,香港民众的表达和沟通方式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升中国故事的传播范围。另外,香港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地缘优势聚合能力强,为此应该发挥香港在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作用。(2022-11-28)

原标题:粤港澳学者线上研讨 挖掘共有文化符号

原文链接:https://www.wenweipo.com/s/202211/28/AP6383ca8ee4b0e80f811714ea.html

责编:苏倩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我来说两句
暨南微信 暨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