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暨南体育大讲堂举行 苏炳添讲述“逐梦 圆梦 续梦”故事
9月30日下午,暨南体育大讲堂主题讲座“逐梦 圆梦 续梦”在暨南大学大礼堂举行,亚洲飞人、暨大体育学院教授苏炳添开讲,为暨大师生、暨大附属中学和小学学生代表分享其运动生涯的心路历程。开讲前,暨南大学副校长张荣华致辞,为苏炳添颁发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学生思政队伍“青年成长导师”聘书,苏炳添也向学校赠送礼品。
张荣华在致辞中介绍,学校体育工作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刻画着百年侨校光辉的印记。从1934年,学校多名学生运动员出席第九届远东运动会,到2020东京奥运会上暨大健儿勇夺佳绩、创造历史,暨大健儿在一个又一个国际国内赛场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过去的一年里,暨南人也共同见证了暨南体育的多个历史性时刻,暨南大学正朝着“一流大学、卓越体育”的目标阔步前行。张荣华表示,暨南大学体育大讲堂旨在用体育明星的正能量推动中华体育精神,增强体育文化自信。本次活动特别邀请苏炳添教授,分享他与暨南大学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未来,学校将邀请更多师生喜爱的体育明星走进校园,弘扬体育正能量,在暨南园营造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体育文化氛围。
暨南体育大讲堂以问答的形式开讲,苏炳添与主持人、学生们围绕主题多话题进行交流。苏炳添分享了自己从2015年突破10秒大关,到2020东京奥运会上跑出了983这一惊人成绩背后的故事。“所有的成功离不开充分的准备”,苏炳添表示,依托于越来越科学的训练理念与手段使得训练更有效率,所以自己才能达到新的高度。此外,苏炳添强调技术需要厚度,当他跑进10秒的次数有了一定的厚度,才令他信心倍增,势要抓住奥运会的机会。训练期间,他更换了教练,克服多次腰伤,重新学习改进后的跑步技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如果你想进步,你想突破,必须随时都要去接受更新的东西,把自己的弱点变成优点。”田径项目就是用实力说话,苏炳添表明只有不断地积累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足够优秀,才能站上和别人对话的舞台。谈及未来规划,苏炳添表示不会满足现状,而是在保持自己高水平的竞技水平与状态下,追逐更高的目标。“让我坚持下来的‘甜头’更多是自己不放弃不服输,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功,但是你坚持下来就很帅。”
在互动交流环节,有同学问及苏炳添是否会对没有将9秒83这个最好成绩在奥运会决赛中表现出来而感到遗憾。苏炳添表示,人不是机器,很难在最重要的比赛中表现得最好,肯定会有起伏,但只要是努力得来的结果,都应该得到鼓励与认可。苏炳添也承认在半决赛和决赛之间的两个小时,没能迅速恢复到最佳状态,即便决赛时已经使尽全力,也没法再次创造出惊人的成绩。而这也正是他和中国田径需要思考与攻克的难题。
讲座还设有体验环节,苏炳添给几位来自暨南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进行跑步姿势教学。苏炳添认为让青少年爱上运动很重要,而建立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也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帮助更多热爱运动的同学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促进运动项目的进步。
“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时代真的非常幸福,我永远爱我们的国家。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祝大家节日快乐。”讲座最后,苏炳添为祖国献上了祝福,并勉励同学们勇敢追梦,成为祖国的栋梁。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881984/6746046
(责编:苏倩怡)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