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暨大开学了 港新生赶上大日子
开学了 港新生赶上大日子
终见这校园 迫不及待开启暨大生活
图:拉着黑色行李箱,背着行囊,港生郑益昌(左一)来到暨南大学门口。/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暨南大学石牌校区的门外,又迎来了一年最热闹时候。临近9月,各大高校门外都迎来了大批开学报到的新生。来自香港的新生郑益昌正是其中一员。疫情下,香港特区政府和内地政府推出多项措施妥善安排港生北上开学。广东省还在陆路把港生纳入“人文关怀通道”,让港生赶在开学前顺利过关。成功入境内地并完成“7+3”隔离后,港生郑益昌踏入校园的第一天分外忙碌:开学报到、入住宿舍、领取院服……“学校环境很好,比想象中大很多。今年学校还安排了香港师兄师姐‘一对一’带新生熟悉环境。”迫不及待开启暨大生活的郑益昌说,从开学前到抵校报到,与校园“相会”,一路上得到各方支持帮助,觉得分外温暖。
新生开学报到的第一天(26日),暨大校门外,车流如织,不少家长把车子缓缓驶离,只为多望初上大学的孩子一眼。由于防疫原因,校外人士不能进校,内地家长送别孩子也只能止步于校门前。来自香港的新生郑益昌,轻松地拉着行李箱来到暨南大学,潇洒地穿过人山人海的「送别」家长团。和大多数港生一样,因为疫情原因,郑益昌没有父母前来相送。不过,他却有相识六年的香港中学好友结伴而行。“全因为今年报考内地高校的香港学生多了很多。”
坐电车赏校园 月饼分甘同味
正因没有陪伴在身边的父母,更锻炼港生独立能力。郑益昌已经提前做好了开学准备清单。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新生到暨大报到需出示48小时核酸证明、健康码、行程卡绿码,及提前14天健康打卡材料等,这些他也已经一一办好。完成测温进入校门后,暨大安排了电瓶车将新生接到宿舍楼下,带领他熟悉环境的香港同门师姐在电瓶车上介绍校园景点。往宿舍途中,电瓶车两旁的礼堂、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飞驰而过。“这里是礼堂,这里是我们上课的地方。这里是餐厅,餐厅二楼又被我们叫做‘暨大M记’,因为这里可以吃到炸鸡薯条。那边还有一个24小时机器人便利店。”在师姐的介绍下,郑益昌第一次熟悉了校园环境。
赶上新生报到日,宿舍楼下是拉着大大小小行李的新生。记者看到,学生所带的行李五花八门,有棉被、有小家电,甚至还有密封袋装着的冰鲜海鲜。不少学生都提着一个小方盒,那大多是来自家乡的月饼,正打算和新宿舍的朋友分甘同味。香港与广东距离相近,港生开学会带哪些行李?香港新生郑益昌到了新宿舍后给记者“开箱”:衣服、洗面奶、一套正式西装、书、排插等等日常用品。“我比较特别的是带了一床类似露营式的蚊帐过来,担心会多蚊。”
郑益昌裤袋里鼓鼓的,他告诉记者,自己来内地时还找换了2000元人民币纸币,以备开学报到购买物资所需。“我也提前办好了一张电话卡,方便在内地联系。”开学第一天,在校内各处奔走时,郑益昌对学校郁郁葱葱的环境很有好感。“学校比我想象中大很多。”他告诉记者,计划在学校第一年买一架电单车,并考上车牌。“这样出入就自由很多!因为学校真的很大!”他对学校同学仔的印象,则是“友善”二字。“这一天报到接触下来,大家都热情愿意帮助人。”
主动报名军训 冀入跆拳道队
到学院报到后,郑益昌领取了录取通知书、学生证、院服。最后一站是领取军训服装。在暨南大学,对于来自港澳等地的外招生来说,军训并非必选项,郑益昌却主动报名参加军训,体验独特的“大学第一课”。“在香港读书这么久,没机会尝试军训。等这个机会很久了。而且参加军训有机会认识来自内地的同学仔,这是在香港少有的机会。”他笑说,很期待穿上迷彩服后的自己,也很期待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
郑益昌看似身形瘦削,但其实是名副其实的“武林高手”。他曾入选跆拳道香港代表队,曾经获得过多项全港跆拳道赛冠军。他对学校跆拳道相关的社团特别感兴趣。“听讲学校在组织跆拳道校队,希望有幸会选中,有机会为学校争光。”他感言,自己在香港的高中三年正好赶上疫情,基本在上网课。“现在,我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新生活了!”(2022-08-30)
原标题:开学了 港新生赶上大日子
原文链接: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564323409402400768.html
责编:李伟苗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