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耀华教授团队在高效柔性硒化锑太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麦耀华教授团队在高效柔性硒化锑太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发表于领域内知名期刊ACS Energy Letters (影响因子: 23.991),第一作者为暨南大学梁晓杨博士及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冯阳,河北大学李志强副教授及暨南大学麦耀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Sb2Se3因其独特的一维晶体结构,不仅具有各向异性的光电特性,而且还具备特殊的机械性能,在轻质柔性太阳电池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及潜力。团队在新型埋底界面层材料方面进行探索,应用热蒸发工艺制备PbSe埋底界面层,衬底温度采用常温,在柔性聚酰亚胺(PI)衬底上成功制备了柔性Sb2Se3太阳电池,具有PI/Mo/Sb2Se3/CdS/ZnO/AZO/Ag器件结构。PbSe埋底界面层促进了高质量的[hk1]择优取向Sb2Se3吸收层的获得,同时优化了器件背接触界面,提升了背接触界面处的载流子传输。此外,Pb元素在吸收层中的微量扩散,有效的减少了器件深能级缺陷。在柔性聚酰亚胺(PI)衬底上制备的柔性器件取得8.43%的光电转换效率,是目前已报导的柔性硒化锑太阳电池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实现了低温、高效、低成本、稳定的Sb2Se3太阳电池的制备。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B1503400)、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ZD20190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No. 61804040, U19A2092)、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F2019201289)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lett.2c02066
(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责编:闫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上一篇:学校党委召开工作会议 学习贯彻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 12-19 ]
下一篇:获奖数和一等奖数均全省第一!暨大7个作品在2021年广东省高校…[ 12-23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