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暨南要闻>要闻

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第九届青年论坛在暨南大学举行

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字体: 2022年07月30日 浏览量: 来源: 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作者: 袁定欢 谢铁娇 发布:新闻中心

7月24日,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第九届青年论坛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暨南大学举行。本届论坛围绕“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机遇与挑战”主题,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王中丙,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杨伟强,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应急管理组长闪淳昌,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薛澜,来自全国实践界和学术界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近200人出席了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蔡立辉教授主持。

(论坛现场)

我国应急管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开幕式上,宋献中表示,本次论坛围绕应急管理学科发展、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超特大城市灾害韧性提升与安全风险治理创新、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等问题展开研讨,旨在为我国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探索新思路、寻找新路径。他认为,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大背景下,论坛活动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王中丙表示,应急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典型的综合类学科,希望专家学者们继续关心支持应急管理工作,期待更多青年才俊积极投身应急管理事业,以青春之志、青春之力坚定扛起保民平安、为民造福的神圣职责。

杨伟强表示,广州应急管理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二十年‘双下降’。广州应急管理系统将更好担负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使命,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闪淳昌认为,我国应急管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本次论坛的举办是在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并对于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薛澜认为,此次论坛的召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的最好实践,并对广东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肯定,期待此次论坛能凝聚应急管理学术共同体,为更好地推进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建言献策。

学者探讨应急管理前沿课题

主旨报告期间,中国政法大学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林鸿潮教授从真实战时、拟制战时以及隐喻战时三方面分析了国家动员过程中的话语变迁,并阐释其背后的逻辑。他认为应该从延时化、弹性化和综合化三个方面对突发事件应对问责制进行变革。

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吕欣教授指出,在进行应急决策分析时,应使用大规模的移动通信数据、互联网大数据、卫星大数据,运用网络思维分析和挖掘各种灾害场景下的人群行为,研究结果可以为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公共卫生干预等应急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吕孝礼副教授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提出巨灾峰值需求管理的核心要素为1H+3S,即组织体系要转成一个高速运转的工作模式,并对稀缺管理、增产扩能以及供应链管理等问题进行优化分配。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唐攀教授认为,坚持用复杂系统管理的思维模式与研究范式认识灾害治理体系,才能科学发现灾害治理体系的演化规律与涌现机制,实现科学高效减灾的最终目的。灾害过程代表了问题的复杂性,要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为灾害治理体系建模。

分论坛期间,5个平行分论坛同时进行,共80余名青年学者围绕“应急管理学科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新时代应急管理专业化管理能力提升与队伍建设”等十二个主题进行研究汇报与学术交流。

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由闪淳昌、薛澜等人于2011年共同发起,是应急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学术交流、实务研讨的重要平台,并于2014年起设立青年论坛。本届论坛由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与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暨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承办。

(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袁定欢 谢铁娇)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我来说两句
暨南微信 暨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