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暨南大学科研人员在增强上转换纳米材料发光研究中获重要进展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朱汉斌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1日

近日,暨南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院教授娄在祝、副教授李娟等科研人员在半导体等离激元增强上转换荧光并应用于细胞成像和光热治疗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Laser & Photonics Reviews。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Xue Can教授、暨南大学第一基础医学院张海鹏教授等对该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在荧光标记、生物成像、光电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有效增强上转换纳米材料发光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为此,科研人员通过电子掺杂半导体成功构建了在可见-近红外光范围内具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的钨酸铋纳米晶,并利用其局域场增强和光热效应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上转换纳米颗粒绿色荧光的选择性增强,发光强度提高了三个数量级。

研究发现,在近红外光触发下,钨酸铋/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复合结构能够同时实现癌细胞生物成像和光热治疗的双重功能。

该研究为半导体等离激元材料的生物医药应用提供了新思路。(2022-08-31)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lpor.202200197

原标题:增强上转换纳米材料发光研究获重要进展

原文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5346.shtm

责编:李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