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暨南大学师生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方式认真学习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两会最新动态,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就相关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坚定信心、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将两会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坚持立德树人 全力打造“三全”的育人格局
发展规划处处长顾乃华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高校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实现内涵式发展,要坚持以协同高效的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学科建设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发展支撑,学校需从顶层设计出发,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一流学科或高水平学科的引领示范作用,将学科布局调整、优化及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学科平台的共享、共建、共治,激发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京武说,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既提出一系列新目标新部署,又凸显牢牢守住民生底线的施政要义,彰显温暖人心的民生关怀。报告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作为思政课教师深有感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应体现在思政课的教学课堂中,还应深深根植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教育氛围和育人生态之中,聚焦育人的社会“大课堂”、学校“主课堂”及家庭“微课堂”,才能全力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药学院党委书记李弘剑表示,正在召开的两会提到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双一流”建设的药学学科,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我们将汇聚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作出大贡献,切实担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任,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还要充分发挥百年侨校的办学特色,构建“后疫情”时代港澳台侨学生和留学生的高素质药学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暨南文化精神为载体的文化育人体系,厚植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华友华、思想政治坚定的药学人才。
文学院党委书记魏霞说,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面对世纪疫情、百年变局的交织影响,中国的经济稳中求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作为高校文科的一名教师,我们要从中华文明历史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优秀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科生院/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张桂国表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作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高考综合改革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须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要求,积极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高校科学选才、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高考改革模式,并以高考改革为牵引,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学科重点建设,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时切实做好高校分省招生计划和国家、地方贫困专项计划,从更高层面促进教育公平公正。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晓明认为,就业成为两会热议话题,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我们也切实感受到国家对于稳定和保障就业的高度重视。从搭台牵线到政策倾斜,国家和地方层面不断推出诸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礼包”。作为高校就业工作者,我们将切实用好、宣传好就业创业政策,大力拓展市场化岗位,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继续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推动学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学生处学生活动辅导科科长聂良波说,聆听两会报告,让我对国家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暨南师生的殷殷嘱托。坚持立德树人,潜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把暨南学子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蔡心仪认为,两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推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的新征程。作为百年侨校暨南大学的一名党员、辅导员和思政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了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对高校学生的关心和关爱,这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因此,我们更需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铸魂育人,为内地与港澳台侨学子提供拓展学习、工作与事业的新空间、新机遇,带领青年学子与祖国共奋进,与学校共成长,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投身于湾区建设与国家发展中去。
凝聚青春力量 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勇担使命
三月春风,万物复苏。圆满结束的冬奥、正在进行的冬残奥、安全抵达的航班……这些令人振奋的新闻让来自澳门的管理学院2018级市场营销本科生黄洁杏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力量。在密切关注两会动态过程中,黄洁杏表示,作为爱国爱澳的新时代青年,自己将坚定“爱国者治澳”的信念,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勇担时代之花!
来自香港的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陈童表示,在内地求学的6年里,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让她备受鼓舞。作为香港学生,她认为不仅要努力提升专业知识,更要通过各种实践探索加强自己对国家的了解,增强国民意识,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祖国与香港根与叶的关系,去奔向更清晰和更有意义的未来。
来自台湾的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广告系本科生董立言在认真学习和领会了两会精神后表示,在新的征程上,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使命,他由衷地感受到党与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对国家的未来充满期待。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自己将在行动上遵守国家要求,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个人及社会价值,时刻鞭策、鼓励自己,争取早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依赛来自新疆,是文学院2021级历史学本科生。通过社交媒体,热依赛了解到政府报告中“脱贫攻坚”“蓝天保卫战”“全域旅游”“民生”“工资”等热词,对当下党和政府的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她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种沟通方式,通过互动,党员干部有了更多渠道和机会了解群众诉求,凝聚社会共识,维护公众利益。作为一名在内地读书的新疆学生,自己将继续紧跟时事,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家乡,为民族团结和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今年两会留给陈楚彬最深刻的体会。作为环境学院 2020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研究生,同时也是暨南大学第5期“忠信笃敬班”学员,陈楚彬表示自己必将响应国家号召,潜心钻研,以技术创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赋能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为国家环保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中心 苏运生、李伟苗、陶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