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提升生育意愿,建立灵活产假制度

文章来源:新快报 作者:王娟 陈治吏 廖航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7日

 

 

(年后开学,小朋友戴着“虎头帽”上学。新快报记者 郗慧晶/摄)

“履职这些年来,我一共提了42个建议,都来源于老百姓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台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暨南大学教授卢馨在这一届履职中,始终关注“一老一小”等困难群体遇到的问题,她和多名代表的持续呼吁,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促进了我国养老托育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今年,是她履职的第十个年头。在持续关注养老问题4年后,这一次,她围绕“三孩政策”,聚焦于“一老一小”问题的另一端,为提升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提出了多项建议。

“能推动一些事情得到改善,或者说为人民群众发声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就是对我最高的奖赏和最高的一种鼓励,也是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的最高体现。”——全国人大代表、台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暨南大学教授 卢馨

十年履职聚焦社情民意 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最高奖赏

“能推动一些事情得到改善,或者说为人民群众发声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就是对我最高的奖赏和最高的一种鼓励,也是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的最高体现。”卢馨告诉记者,在自己履职的近十年时间里,她始终都是以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的。

为对得起这份职责,这十年来,卢馨用心、尽力,一共提了约42个建议,这些建议大都来源于老百姓遇到的实际问题。她说:“做人大代表不是要锦上添花,而是要反映社情民意,要看到那些做的不足的方面,并推动国家层面去重视问题和出台相关政策。”

在她看来,每一项政策法规的落地都是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不断努力,共同成就。她关注过乙肝病人的医疗费用支出问题。中国有大量的乙肝慢性患者,但此前他们每个月吃的药物没有纳入医保目录,无法享受慢性病报销医保的待遇。经过大家连续3年的呼吁,情况终于有了改变,“在后来与病人家庭联系询问情况时,他们告诉我,原来每个月大概1500元的医药费,现在只要四五百元了。”自身的建议转化为现实,最终造福于民,这让卢馨很受鼓舞。

在本届履职中,卢馨和许多人大代表都一直关注着“一老一小”的问题。在过去的4年里,她围绕养老与生育托育问题,做了不少的走访调研,提交了不少的提案。在2020年与2021年里,卢馨提出过医养结合、恢复养老护理员职业水平考试制度、长期护理保险、推出养老信息平台、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建设等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保障的提案。多年的持续呼吁与众多代表、众多委员的建议提案一起,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共同促进了我国目前养老工作的更进一步发展。

今年,卢馨将目光投向新的社会问题。“要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一方面是保障养老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改进人口结构来减缓老龄化的速度,那一定要放开生育。”今年她将聚焦于“一老一小”问题的另一端,围绕国家放开“三孩生育政策”、提升年轻人生育意愿提出相关建议。

避免企业用工成本上涨 建立灵活产假制度

“由于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丧偶式’育儿等问题长期存在。”卢馨表示,要保障女性权益、提高女性生育意愿,简单地对产假进行延长难以触及到问题的核心。因此,推行男性陪产休假、夫妻合体休假的方式在减轻女性负担、缓解就业歧视等方面均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滥用产假分割和共享,将大幅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损害企业利益,也会遭到用人单位的抵制。应如何协调双方利益,解决职工子女养育和企业用工创收二者之间的矛盾?

卢馨认为,国家可以在产假制度的操作层面进行建议,建立产假分割、共享的灵活休假制度。如产假的分割和共享应由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决定,并限制产假的分割次数与共享,避免因频繁分割产假而对企业造成用工成本大幅上涨等,赋予劳动者在享受产假的权利方面的灵活性,促进产假制度的落实,也为鼓励生育政策的实现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除此之外,卢馨还认为,应建立系统的陪产假制度查询平台、政府补助降低生育成本、适当延长男性陪产假期限并组织男性参与母婴护理技术培训课程和母婴护理知识普及讲座等活动,在完善我国产假制度的同时,使男性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抚养和成长过程中,避免“丧偶式”育儿问题的出现。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托育服务 减轻职工养育压力

根据广东省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省提供托育服务的各类机构5400余家,从业人员9万余人,提供托位数39万个,而据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统计,目前我省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515万人,有入托意愿的比例为54.6%,理论上入托人数约280万人,全省入托率为 7.6%,整体托育服务能力与群众需求差距较大。

“我们应该鼓励各个有条件的单位设立面向本单位职工的托育服务,帮助职工充分协调日常工作和婴儿照护,减轻养育压力。”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卢馨发现托育机构的发展存在选址难、人员少、招生难等问题,而部分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正可以通过使用单位空地、安置冗余人员、面向本单位职工招生等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优质托育服务。

对于部分单位由于资金使用管控以及资产归属问题,暂时无法推进在本单位内的托育场所建设的情况,卢馨认为,可以通过资金专款专用、放宽专属场地使用限制的方式来加以解决。如实地调研中广州培乐思托育中心的“公建民营”运营模式,即由其母公司方圆教育与广东省国税局达成合作,由单位免租提供场地,专业运营团队进驻负责前期的筹备和日常运营,在学费上给予本单位职工子女优惠,优先满足职工子女需求,剩余托位对外向附近社区乃至社会上公开招生,这种模式既解决托育机构的场地问题,又可以为单位职工乃至附近居民提供优质的托育资源,对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托育场所提供了借鉴。

除此之外,卢馨认为,还可以通过简化消防审批、推动保育员队伍建设、完善私立幼儿园登记托育服务等方式来促进托育机构的发展,弥补对社会需求的空缺。(2022-3-7)

 

责编:李伟苗